乌克兰东部战区多瑙河沿岸超过300平方公里的战场区域陷入火海,约2.5万名乌克兰军人在战斗中遭受重创,这是自冲突爆发以来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

俄军远程火箭炮兵部队首先发射“龙卷风-G”多管火箭炮,对乌军预设阵地实施精确打击。苏-34战斗轰炸机编队携带RBK-500燃烧弹,对战场区域进行地毯式轰炸发射超300枚燃烧弹。作战区域内约800辆乌军装甲车辆在连环爆炸中损毁,乌军在遭遇第一波打击后即出现指挥混乱,战场态势迅速恶化。

俄军在行动前72小时即开始大规模调动重型装备,包括T-90主战坦克、“铠甲-S1”防空系统等。乌方情报系统未能及时预警,导致前线部队陷入被动。乌军电子对抗能力不足,其战场通讯系统在遭受俄军“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干扰后,备用通讯网络也未能有效启动。

约75%的前线士兵反映冬季作战装备严重不足,保暖设备、防寒服装等物资缺口高达40%。装备维修能力持续下降,约三分之一的重型装甲车辆因缺乏零件而无法维修。前线指挥体系频繁调整,过去六个月内有超过30名战区指挥官被更换,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和指挥效率。

乌军主力装甲部队的可用装备数量较年初下降约45%。包括“豹2”主战坦克、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在内的西方援助装备,因维修技术和备件短缺,实际战场可用率不足60%。战地医疗系统负荷过重,多个野战医院已超出最大收治能力,医疗物资储备告急。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正在评估新的对乌援助方案,拟将重点转向无人机作战系统和网络战能力建设。五角大楼高级官员透露,新一轮军援计划包括“灰鹰”无人攻击机、“海上卫士”无人侦察机等先进装备,但从交付到形成实战能力预计需要18至24个月。

英国国防部宣布,“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已完成战备演练,随时可向黑海方向机动。战斗群包括2艘45型驱逐舰、3艘23型护卫舰和多艘核潜艇。法国派出经验丰富的外籍军团教官团在波兰境内开展培训任务。波兰空军司令部确认,将增派一个米格-29战斗机中队提供边境空中支援,同时升级部署在边境地区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德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直接军事介入,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也对继续扩大对乌援助持谨慎态度。俄罗斯方面表示愿意通过谈判寻求问题解决方案,但坚持必须解决北约东扩等根本性问题。

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约200公里的防线出现严重漏洞,多个战略要点失守,整体防御能力预计下降35%以上。乌克兰国防部不得不紧急调集预备役部队填补防线空缺,但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都存在不足。

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的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65%骤降至48%。多个社会团体开始质疑现行军事战略的可行性,要求政府调整应对方案。乌克兰议会内部也出现分歧,部分议员呼吁重新评估战争目标。

美国国会共和党籍议员对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的支持率下降23个百分点。参议院多名议员表示,需要重新审视对乌援助政策,确保援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监管力度。欧盟内部也出现分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和斯洛伐克新任总理菲佐多次质疑继续大规模援助的必要性。

“兰德公司”预测,2024年对乌军事援助总额可能较2023年下降30%以上。这将影响乌克兰的战场补给能力,并可能改变整个冲突的战略走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承认,联盟内部对继续升级军事支持存在不同意见,需要通过协商寻求新的平衡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