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秦末大乱之时,“谋圣”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

而张子房的智谋,皆源于绝世奇书《素书》。

《素书》不过千余字,读懂却可以成为“帝王师”。

其中短短的5句话,已经说透了人情世事,深藏为人处世的智慧。



01 先莫先于修德

《孔子家语》有云:“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当以修德为先,厚养自己的德行。

唯有德行,可立一生,可载万物,可助人行稳致远。

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躲在下邳(pī)。

一日,张良途经一座桥,迎面走来一位老人。

出乎意料的是,老人突然停下脚步,将自己的鞋丢到桥底。

还对张良喝(hè)道:“小子,下去帮我把鞋捡起来。”

张良虽有些生气,但出于尊老之心仍然照做,甚至还帮老人穿好。

老人穿好鞋后转身离去,没过一会,又折返回来对他说:“孺子可教。”

这位老人便是黄石公,最终将《素书》传授给了张良。

张良尊长敬贤、德才兼备,方得黄石公的倾囊相授。

古语有云:“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德行不够,即使才华横溢,也少有福缘,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以德为先,德厚品正,这世上所谓的运势、机会,才会向你奔赴而来。



02 乐莫乐于好善

《格言联璧》中说:“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乐善好施,常行善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既能传递正能量,亦能收获福报。

据传,刘伯温进京赶考时,不幸迷路,饥渴难耐。

看到村庄,他迫不及待地向附近的农家讨碗水喝。

农妇欣然允之,却又在水里撒了把稻壳,刘伯温觉得对方实在刻薄。

于是当对方请求他指点何处是风水宝地时,刘伯温随手一指,便转身离去。

多年后,机缘巧合之下他又途径此农妇家中,问起当年水里的稻壳。

农妇笑着说:“水是井水,十分寒凉,您大汗淋漓,倘若大口饮下,难免发病。”

刘伯温知道真相,羞愧不已,也明白了女主人家为何家风和睦、人丁兴旺。

老子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善良,就是最好的风水,心中有善,则命里有福。



03 神莫神于至诚

所谓心诚则灵,做人做事,先要立住一个“诚”字。

行事以诚,专心致志,则事无不可成;

待人以诚,以心换心,则人无不可交。

曾国藩被尊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人生信条之一便是“诚”。

对圣贤之道,他精诚追求,为自己立下十二日课,读书、写日记,数十年如一日。

他历经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心,才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关于交友,他拙诚以待,直言“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

即使对方虚心假意,他也真诚以对,故而兄弟和睦,知交满目,手下部属更是数不胜数。

《中庸》有言:“君子诚之为贵。”

诚心求之,诚意待之,凡事都可水到渠成。



04 明莫明于体物

《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源起于“格物”。

只有体察万物,提高认知,才能洞见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

从而生出无穷智慧,做出正确决策,扩展生命维度。

小米创始人雷军,名校毕业,聪明且勤奋。

他在金山工作时,还被称为“中关村劳模”。

但付出并没有带来成功,微软一骑绝尘,大批互联网公司崛起,金山始终发展缓慢。

那时他意识到,自己不是输在勤奋,而是输在战略。

于是他离开金山,成为自由投资者,站在高处思考时代潮流。

最后他创办小米,迎来事业真正的春天。

人这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因此要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才能突破壁垒,实现跃迁。



05 吉莫吉于知足

《道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这辈子,若想活得安稳顺遂,莫过于有颗知足的心。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才是立身之道、保身之方。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为帝,大封功臣。

张良智计百出,立下不朽之功,刘邦给他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

但张良坚辞不受,最后只被封了为留侯,留下贫瘠之地的万户食邑。

再后来,他甚至辞官云游,专心修道,活得逍遥自在。

多数功臣却仍不知足、不知止,继续在权力漩涡中向上攀爬。

短短十余年间,开国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颍(yǐng)川侯利几等都被刘邦诛杀。

唯独张良得以善终,连他的儿子也安然继位。

常言道:“不知足者,富贵也忧。”

一日不过三餐,夜宿不过三尺。健健康康,安安稳稳,就是最大的福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