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刘备在中后期的情况相仿,都是据有川蜀和汉中,然后图谋北伐。他们计划先据有陇右、关中,再东出函谷关,占据中原,继而平定四海,一统华夏。
两人最终结局不同,刘邦最终削平群雄,统一了华夏,而刘备没能超出川蜀和汉中一隅之地,最终被曹魏消灭。
两人起点相似,结局不同,主要原因无非有这几个。
其一是人的问题,人才丰富程度不一样。
刘邦有萧何、韩信、张良这汉初三杰,又有曹参、樊哙、陈平、周勃、夏侯婴、卢绾等一众拥趸,还有英布、彭越、韩王信这些异姓王。
刘备只有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其他人则乏善可陈。
诸葛亮能和萧何或者张良打个平手,或许还要强一些,但总不至于能力强于萧何+陈平。
韩信独一档,刘备的五虎上将均难望其项背。更何况刘邦还有张良、樊哙这些人。
在人才这方面,刘邦完胜,刘备的人才储备要差很多。
其二是对手的问题,对手的强弱不同。
刘邦的对手说是项羽,其实是独立性很大的地方割据诸侯,项羽建立了一个脆弱的诸王联合体,不能有效调度资源来抵抗刘邦,刘邦稳扎稳打,将项羽的联合体逐个击破。
刘备的对手是曹魏和孙吴,主要是北方的曹魏。曹魏统一了北方,可以充分调动大半个中国的资源来对抗蜀汉,蜀汉只是偏居一隅,它所能调动的人口和财政资源自然有限。虽然刘备从魏国手中夺取了汉中,但也失去了荆州,两相抵消,看起来还有点吃亏,自此后蜀汉再不能跨越秦岭夺取关中。
分则弱,合则强,一个统一的北方政权,比分散的诸王联合体要更具实力,所以在对手方面,刘邦的情况要比刘备好一些。
其三是运气问题。
虽然实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但是运气成分也不容忽视。
刘邦能夺取关中,很大功劳是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成功,如果暗度陈仓之计不成功,楚汉争霸结局也不可知。韩信暗度陈仓也是在赌,刚好让他赌赢了而已。
刘备发动伐吴之战也是在赌,赌赢了就能夺回荆州这个重要的桥头堡,北伐或者东征都有了立足点。只不过刘备运气很差,赌输了而已。刘备也没想到孙吴实力会比蜀汉强出这么多,在周瑜、鲁肃、吕蒙之后,会有陆逊这号猛人横空出世。陆逊火烧连营,不但葬送了蜀汉的数万精锐,也葬送了昭烈皇帝兴复汉室的梦想。
从运气层面来看,刘邦的运气要比刘备好太多,这玩意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天命如此。
刘邦是天命所归,刘备是差点天命。
还有人分析说是嘉陵江改道,导致刘备不能像刘邦一样,靠水运优势进入汉中;也还有人说刘备的个人能力比不上刘邦,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