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幕,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项羽和刘邦只是众多逐鹿天下的两个参赛选手,而且项羽其实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是最终却是各方面不占优势的刘邦最终胜出,夺取天下,建立横亘古今的大汉王朝。
楚汉之争的故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刘邦打败项羽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起点。我们可以把项羽和刘邦逐鹿天下分为三个阶段来看,每一个阶段结束后,项羽都以为到达了终点,所以停滞不前,可是刘邦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一直处于劣势,可是刘邦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结束一段之后马上开启新的一段征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一阶段:灭秦之战
最开始进入赛场的是项羽,他跟随自己的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而且非常顺利,因为他们是楚国贵族,一呼百应,很快队伍壮大起来。刘邦也在沛县起事,可是并不顺利,处处碰壁,最终投靠项梁(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
这个阶段,项羽和刘邦是队友,经常并肩作战,分路出击。后来项梁被章邯击败杀死,于是转折点出现了,楚怀王派刘邦西向入关灭秦,派项羽跟随宋义北上救赵,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项羽巨鹿之战一战成名,诸侯臣服;刘邦鸡贼的进军至霸上,秦子婴投降。
当时楚怀王和诸侯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刘邦于是认为自己应当为关中王,可是项羽携大胜之势来了,于是发生了著名的鸿门宴,刘邦差点被干掉。最终刘邦也表示臣服,此时秦已灭亡,项羽以为这就是终点。
所以他屠戮烧杀咸阳,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把刘邦丢到了当时为蛮荒的汉中之地,自己回到彭城衣锦还乡了。可是刘邦的内心是失望、憋屈、愤懑的,他虽然烧毁栈道,可是他和手下兵士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
第二阶段:楚汉相持
其实不光刘邦自己不满意项羽的分封,别的诸侯也心怀怨恨,也认为比赛还没有结束。接着第二阶段开始了,田荣在齐地,彭越在梁地。而刘邦也趁机,还定三秦之地,打通了东向的通道,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项羽则被迫各处救火。
可是此时,项羽仍然有很强的战力,哪里有反叛,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而且依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相持数年,刘邦屡败屡战,最终韩信一路平定魏、代、赵、齐各地,并且在齐地击败龙且,项羽此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和刘邦商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刘邦也答应了。
这时天真的项羽以为,比赛结束了,这就是终点(乃引兵解而东归)……
第三阶段:项羽败亡
其实刘邦这时候也想到此为止了,可是张良、陈平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努力,直至彻底消灭项羽(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于是才有了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等流传千古的经典成语、典故和故事,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无数创作的素材。
刘邦打败项羽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起点,起点便是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实现一个目标,就达到一个终点,再定下另一个目标,又开始了新的起点,所以人生没有终点。人生是不断努力奋斗的一生!
其实哪怕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也并不是终点,他还得继续平定各路反叛的诸侯,几乎无年不战,平定天下还要治理天下,直至生命的终结。
我们每个普通人可能没有这样的机遇和才能完成如此大的功业,但是我们平凡普通的人生中也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不停地努力奋斗,就是我们幸福人生的最大秘诀。愿与诸君共勉!本文由小凡读史原创,欢迎大家转发、关注,一起探寻历史真相!
参考:《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