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闵行区梅陇镇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精品居住区建设,对社区生活垃圾投放点的软硬件进行逐步提升,打造了71个生活垃圾分类精品小区,其中7个小区属于市级一类,4个小区属于区级一类。这些精品小区是如何打造的?一起去现场瞧一瞧!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垃圾分类箱房美观又整洁

走进虹梅菁典小区,远远就能看到颜色鲜明的垃圾分类箱房映入眼帘,外观设计现代简约,箱房环境整洁干净,与小区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硬件上,这里的垃圾分类箱房参照精品I类建设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安装了自动除臭装置、除虫装置、通风装置等配套设施,有效解决了垃圾异味和蚊虫滋扰等问题;垃圾桶上安装自动开盖设备,投口升级为自动开闭功能,通过扫码识别、感应识别、IC卡识别等多种方式实现非接触投放;优化小区投放点位洗手装置,增设可回收物的智能化回收箱等。



一位居民说:“现在只要靠近垃圾箱房,投放口就会自动打开,扔完垃圾还可以在旁边洗洗手,很方便。”

增设智能化的监控系统

从源头提高管理效率

如何让居民们主动把垃圾投放到位?梅陇镇在71个小区的垃圾分类箱房内新增“YI治理”垃圾分类监控系统,以智能化、闭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设置有垃圾满溢出、非投放时间语音提醒、小包垃圾落地、周边环境等场景,并对不分类投放事件进行自动监测警示。一旦系统识别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置。同时,系统还能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督促并提醒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结果判定,提高了源头整改效率。


截至2024年底,梅陇镇已通过“YI治理”垃圾分类监控系统及时处置不规范投放垃圾问题17547件,及时处置率达到90%以上,为梅陇镇垃圾分类管理快速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打造“一米植物园”

提升居民低碳环保意识

除了硬件升级外,71个生活垃圾分类精品小区还逐步对垃圾箱房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虹梅菁典等小区打造了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为功能的“1米植物园”,园内不仅种植了鲜花绿植,还利用卡通形象的宣传板、绘画等形式进行二次“装修”,让“1米植物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垃圾箱房周边,多个轮胎盆栽、各类绿植等也扮靓了垃圾箱房及周围的生态环境。



“1米植物园”不仅为居民传递垃圾分类和变废为宝的相关知识,也唤醒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最终将垃圾箱房“变身”为社区绿色低碳空间,引导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新时尚”基地。


“1米植物园”志愿者


供稿: 梅小萱

编辑:石思嘉

初审:方佳璐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