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寒潮来临巡线“忙”, 守护核电输送“畅”。

1月25日晚上18点半,天已经彻底暗下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田湾核电重要输电通道智慧巡检站,成了周围一整片空地里仅有的亮光处。

这是一处建在228国道旁的输电线路巡检站点,职责是保障田湾核电站500千伏重要输电通道的运行安全。李海东是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二班副班长,也是“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队长。

1月25日上午,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5-27日,连云港在内的多地将迎来降温并伴有陆上5~7级,江河湖库及近海海面8~9级的偏北大风。

面对即将到来的寒潮,李海东决定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夜间巡视工作。

“夜间气温低,如果有发热情况更容易观察。”李海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两三周,连云港都没下雨,绝缘子可能出现污秽情况,夜巡更容易发现电弧闪络现象。

田湾核电站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点之一。2018年12月,田湾核电站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田湾核电站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该项目被誉为“中俄核能合作的典范项目”。目前田湾1-6号已投入商运,7、8号机组分别计划于26、27年投运,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将超700亿千瓦时。

“核电站发出的电,经过8条500千伏输电线路运送到长三角地区。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下游用电稳定。”李海东说。

2023年1月,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成立“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19名队员均来自输电运检一线,其中党员12人、团员7人,平均年龄30岁。他们的任务就是要保障田湾核电站电力送出线路安全运行,承担运维中的急难险重任务。

1月25日当晚,青年突击队巡视的区段是核电送出线路的1到20号塔,主要任务是进行红外测温和绝缘子污秽闪络情况排查。“一次夜巡差不多在2到3个小时。”李海东说。

在这一区段中,最让李海东担心的就是田芦的9号塔,由于之前有过发热的情况,所以他率先来到这里检查。9号塔建在一片退渔还耕的农田上,新翻的土地坑坑洼洼,走上去深一脚浅一脚,走在上了冻的土块上,脚更被硌得生疼。


李海东(左)和宋唯溢(右)正在进行红外测温。杨宝光/摄

25岁的宋唯溢是第一次参加夜巡。在李海东的指导下,他拿着红外测温仪对着导线和绝缘子连接的地方逐一扫描排查。“如果有异常情况,屏幕上会出现明显亮点,那时候我们就要格外注意了。”李海东拍拍宋唯溢说,“走吧,一切正常。”

检查完9号塔,两人又赶往了下一处检查点。晚上20点,室外已经刮起了风。这是一处在建的工地,在此之前曾有工人为赶进度,夜间施工。

“夜间光线差,施工吊车很容易碰到输电线,一旦接触,不仅线路受到影响,工人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李海东解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都要建议施工单位加装限高网、限高架等物理隔离措施,且禁止夜间施工。如果劝不动,还要找当地业主或者当地政府协调。”

“巡线,最难的就是劝说。”李海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输电线路周围有不少鱼塘,吸引不少人来钓鱼,可鱼线一旦与输电线路搭连,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巡线时,经常我们前脚刚劝走一个,后脚就有人‘补钓位’”。李海东笑着说,我们只能再劝导一遍。

晚上21点,巡检结束,20多座铁塔都正常运行。李海东和宋唯溢的心情才逐渐放松下来。

李海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保障重要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智慧巡检站已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隐患预警监测与高效处置体系体系。“平时综合利用无人机、AI鹰眼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全时段检测,重点节点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加强监测和问题处置。”他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田湾核电站电力送出线路已安全运行近5000天。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记者/编辑|杨宝光 统筹|陈凤莉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