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记者龚联康)远处的三峡大坝和西陵峡在蒙蒙细雨中依稀可见,山脚下的村庄不时响起爆竹声。正月初四一早,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的崎岖山路上,国网宜昌供电公司3名特巡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天任务比较重,要巡的是峡林一二三回、峡葛一二三四回、峡都一二三回,我们都要打起精神。”年长的向文明对同事黄世鑫、张欣说。
巡线员顺着超高压输电线路,走进大山里。新华社发
据了解,三峡电站年发电约800亿千瓦时,通过16回500千伏线路将水电外送。清树障、防山火、防外破、确保塔基稳定……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对这些线路履行属地管理责任。
“酷暑严寒、逢年过节,都是用电高峰期。越是这个时候,我们的责任就越显得重大。”向文明说。
除夕当天,由于担心燃放烟花影响线路安全,几名特巡人员已进行过一次防山火特巡。这次因为降雨,他们要针对线路通道安全再次开展巡视。
雨一直下,三人戴着蓝色安全帽,背着双肩包,踩着泥泞的山路,躬着身子一步一挪地向高处缓慢行进。没一会儿,工装上上下下就被雨水打湿了。
9点多,他们终于爬到峡葛二回3号塔下。来不及歇口气,黄世鑫就启动无人机,开始检查线路通道情况。
巡线员使用无人机检查超高压输电线路。新华社发
“向师傅,前面一段线路保护区有空飘薄膜隐患,您看看。”黄世鑫将发现的情况喊了出来。向文明赶紧顺着线路通道的方向张望,发现在一块农家地里,果然有一块黑色的废弃地膜正随风摇摆。
“别看只有几个平方米大,飘起来飞到线路上造成短路那就是大事了。”向文明一边说,一边和同事上前去,将废弃地膜收好,待下山后丢到垃圾箱里。
巡线员正在处理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区内的废弃地膜,以防它飘到空中影响线路安全。新华社发
处理完,三人迅速上车,沿着线路走向,赶往下一段。黄色工程车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停在路边一户农家小院里。
“向师傅,又来巡线啊!过年你们都不休息,天冷得很,来喝口茶再走啊!”一位老人叼着烟袋,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老人名叫张军华,是供电公司聘请的群众护线员,也是向文明和同事们的老熟人,因为他们经常向老人询问线路观察情况。交谈了几句,喝了几口热茶,巡线员们继续往山顶赶。
一路跋涉,中午1点,三人来到山顶的一处铁塔旁,张欣顺着通道的方向望去,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他们席地而坐,拿出干粮。“来,一人一个,我们一起庆祝一下新年。”张欣将面包分给同事,又给每人递上一瓶矿泉水。
“看预报说接下来可能会有雨雪天气,到时候我们还得再来。”向文明说。
简单的一餐后,大家继续踏上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