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内大汶河景色。

  2024年12月3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天平湖畔主舞台上演。为何选在这片土地?泰安市岱岳区辖区内,有屹立不倒的泰山山脉,有奔腾不息的大汶河,还有养育了一代代泰安人的富饶土地汶阳田……

  为了守护这壮美河山,近年来,岱岳区检察院积极落实泰安市检察院“四检”融合、内外协作、统筹推进的“大泰山”融合保护理念,立足检察职能,办理涉泰山及大汶河流域各类案件60余件。

  部门联动 共护汶水汤汤

  大汶河又名汶水,是黄河下游最大支流,流经山东省济南市、泰安市、济宁市等地,纳泰山细流,最终汇入黄河。大汶河在泰安市岱岳区段长37.99公里,是岱岳区最重要的农田灌溉和用水水源地。

  大汶河河砂对涵养水源、保证行洪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优质的工程建筑用料。一些不法分子在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盗采河砂贩卖。岱岳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如果仅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不直接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修复责任,那被破坏的河道就不能及时被修复,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对河水的行洪安全造成危害。

  为更好地保护大汶河,2023年4月,岱岳区检察院制定了《泰山—大汶河“融”保护工作实施细则》,整合全院力量,集中统筹涉泰山、大汶河保护领域的检察履职,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刑事案件明确为融合保护专案,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职能联动开展“一体化提前介入、一体化调查取证、一体化联席会商、一体化起诉追责”的融合履职。

  2023年5月,岱岳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非法采矿刑事案件,嫌疑人朱某等人因为盗采大汶河河砂被公安机关移送该院审查起诉。该院刑事检察部门第一时间把线索移送给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随后,两个部门一体履职,共同查看非法采挖位置、制定案件办理方案等。

  同年10月,该院对朱某等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以非法采矿罪判处朱某等人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不等,判令其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共计10余万元。朱某等人缴纳了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之后,河道主管部门水利部门负责组织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代为修复。

  2024年秋天,涉案河道修复工程顺利完工。此案后被山东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同时也被水利部评为水利系统典型案例。

  “2024年,我院办理大汶河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2件,其中5件是由刑事检察部门移送的线索。除了内部联动,我们还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府检联动机制,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保护大汶河。”该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邓建强介绍说。据悉,岱岳区检察院与该区水利局建立了“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并成立了由岱岳区水利局局长、河道管理保护中心主任以及岱岳区检察院检察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检察机关与主责部门的良性互动走向常态化。2024年,两部门联合行动6次,形成共同保护大汶河的合力。

  补树造林 守望岱宗青绿

  2018年4月,泰安市某乡镇的林地因雷击发生火灾事故,受灾面积90余亩,1万余株树木被烧毁。但是,因行政区划调整、受损林地处大山腹地、山路陡峭崎岖等多重原因,受损林地未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2023年,该乡镇被划回为岱岳区管辖,岱岳区检察院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线索。该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钱涛至今还记得初次看到这片林区的场景:“因为距离火灾事故时间较久,受损山林并不是一片焦黑或者光秃秃一片,而是没有树木只有草。位于受损林地边缘的树木已经枯死,略微一碰,树枝便呼啦啦往下掉。”

  2024年3月,岱岳区检察院对该线索立案,公益诉讼检察官多次到现场取证。在查明事实后,岱岳区检察院于2024年7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召开听证会,并向相关行政机关送达了检察建议,建议其全面履行职责,对受损林地依法进行补树造林。为进一步督促履职,岱岳区检察院还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共同商议修复事宜。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立即行动:首先根据当地植被情况及需要修复的山林面积,购买了1.2万余株侧柏营养钵苗,并发动当地熟悉山路的40余名村民进行集中栽植。经过一周的紧锣密鼓工作,1.2万余株树苗全部被栽植到受损林区。

  2024年9月,钱涛再次带领检察官来到了受损林地,查看栽植树苗生长情况。“我们已经组织专人进行了查验,经过查验,这批栽植的树苗成活率达95%以上,近百亩火烧迹地已完成绿化。”相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尾矿治理 修复良田沃野

  悠悠汶水不舍昼夜奔流往西,浇灌出岸边肥沃的平原,这片良田沃野便是闻名于世的汶阳田。岱岳区是历史上汶阳田的腹地,有着6000余年的耕作文明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岱岳区这个传统的农业地区,被发现在肥沃的土壤之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在开采矿产过程中,一些尾矿没有及时得到修复,留下被破坏的山体和无法种植作物的土地。

  2020年6月,岱岳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岱岳区历史遗留的3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问题。但是相关修复工程进展缓慢,废弃矿山始终得不到有效治理。2023年5月,岱岳区检察院与岱岳区审计局会签文件,建立检察监督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作办案等方式加强协同监督。2023年8月,依据上述机制,岱岳区审计局向岱岳区检察院移送了该线索。

  岱岳区检察院召集该区有关部门、属地政府、施工单位召开圆桌会议,协调推进修复工程的相关事宜,实时掌握矿山治理及土地修复等情况,并对现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在多方努力下,2023年12月,涉案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全部完成。3处废弃矿山整体修复总面积1028亩,恢复绿化面积692亩,新增耕地面积336亩。属地镇政府借此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在被治理区域耕地种植的农作物实现了小麦亩产800斤、玉米亩产1200斤的大丰收,相关经验做法被山东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

  如今,其中两处矿山已被选为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管理工作现场观摩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矗立在被修复矿山的山顶,向来此观摩的访客诉说着各方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