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陶乐蛇年 普法同行”科学普法活动在陶然亭公园举办。游客们收到了由主办单位联合制作的科学普法红包。打开红包,只见里面放置了蛇类知识卡片,卡片上收录了北京本土蛇类的影像及识别信息。一枚小小的红包,烘托出农历蛇年的喜庆气氛,号召市民游客共同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


此次科学普法活动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执法处、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联合举办。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挂横幅、摆展板、发放读本、展示实物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重点内容,提升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警示“异宠”饲养的违规违法风险。


即将到来的蛇年,是春节成功申遗后的第一个农历年。在传统文化中,蛇被雅称为“小龙”,体现了人们对它的尊崇。蛇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活动邀请了十组亲子家庭参与,来自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科普专家现场分享了北京本土蛇类的知识,详细讲解了蛇类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复杂多样的生活习性,为市民揭开了蛇类的神秘面纱。同时,专家还对市民关心的“异宠”养殖问题给予了专业指导。

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执法处领导挥毫泼墨,为游客书写蛇年春联和“福”字,向广大游客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生态涵养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举措,使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4.9%,城市绿化覆盖率也达到了49.8%。结合造林绿化工程,全市已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350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陆生脊椎动物名录,目前北京市两栖爬行动物共计30种,其中蛇类物种达17种,北京也因此成为我国北方自然环境中爬行动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李晓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