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如今欠钱的反倒成了“大哥”。瞧瞧碧桂园的债权,又遭受了好几重打击。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碧桂园的债务重组方案总算盼来了落地。估计好多人盼得望眼欲穿,就等着这一天。然而,就目前给出的这几个解决条件来看,让人感觉欠钱的人才是要被捧在手心的。
首先第一条,碧桂园直接用现金还钱,但并非全额偿还,而是要削减 90%的本金。这意味着给债权人的只有 10%,比如欠你 1 万块,现在只还 1000 块。不能说完全没还,只是还得很少。
第二条,强制把债权转化为股权,也就是说现在没钱还,把债权人的债券统统变成股权,大家瞬间都成了碧桂园的股东。当然,转股是有 3 年多的时间限制的。这简直就是拿着欠款跟碧桂园一起豪赌,大家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三条,债务展期以及部分股权化,最高比例能达到 67%,但转股日期要等到 7 年半之后,这个周期相当长,让债权人得等 7 年多。
第四条,如果以上条件都不接受,可以跟碧桂园重新签订新的债务,不过本金要减少 35%,当下还是没钱给,新的债务得等 9 年半之后才能拿。第五条,依旧是等待,不想减少本金又愿意多等的话,那就得接受 11 年半之后再还钱。
由此可见,碧桂园如今拿出的重组方案,主要表达了三个意思。
第一,自己当下手头非常紧,马上还钱几乎不可能。
第二,希望债权人变成股东,与自己共渡难关,别一直催着还钱,万一碧桂园 10 年后又发达了呢?
第三,继续选择债务展期,不想变股东的,那就继续等 7 年甚至 11 年之后再还钱,只要债权人能保持健康,就有希望拿到欠款。
当然,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款项肯定都是不愿意接受的。而碧桂园呢,现在更希望用时间来换取楼市的空间,毕竟最近几年低迷的楼市已经熬过去了,接下来就看市场能不能好转,让他们卖房回血一波。而债权人担心一直被拖着,自己的债务慢慢就没了。
因为碧桂园整体的债务压力还是很大的,截至 2023 年底,碧桂园境外的有息负债逼近 160 多亿美元,换算下来差不多 1200 亿。宇宙房企恒大之前的类似债务规模也就 1400 多亿元,看得出两家可谓是五十步笑百步。而且这还只是境外的美元债,如果把其他有息负债以及拖欠供应商的款项都算上,估计碧桂园的负债规模会达到 7000 亿左右的水平。
欠钱多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回款。对于房企来说,关键还是靠卖新房回流资金。但从 21 年楼市高峰期碧桂园爆雷的消息传出后,整体回款的难度大幅增加。现在他们还在为保交楼努力,从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来看,去年碧桂园的销售权益金额只有 471.3 亿元,而 23 年曾突破 1700 亿元,同比降幅达到 72.6%。
由于目前还没有公布年报数据,真实情况只有内部人士更清楚,但一直遮遮掩掩的,恐怕数据不会太好看。所以债权人看不到太大的未来回款希望,自己的债务如何缓解?这恐怕是每个债权人心头的大石头。
说到保交楼,这也是命令,所以去年碧桂园交付了 38 万套房子,但与预期目标相比仍有差距。因为他们一边要回款,一边还要投入资金建房子,对碧桂园来说可谓两头都要使劲。不能轻易躺平,一旦躺平,结局直接参考宇宙房企。所以今年楼市政策如果尽快继续出台,对碧桂园后续发展肯定有好处。
还有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的操作,虽说会打个五六折收购,但总比房子一直放着没回款好。况且碧桂园以往大力布局三四五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去化难度相当大,如果没有地方出手,真不知道这些房子能卖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