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王宗槐与战友在延安游逛。等他们往回走时,天色已晚,众人立即加快了往回赶的脚步。

就在这时,路边开过来一辆大卡车。于是众人便商量着搭一下“顺风车”。

结果他们刚上了车,里面便传出了朱老总的怒骂声。

车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朱老总又为何生气呢?



误上“顺风车”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中央提前将参会人员从各地召了回来。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副政治委员王宗槐也赶到了延安。

为了更好的开展政治工作,在七大开始之前,中央将七大代表们安排进了中央党校学习。



在延安学习的期间,王宗槐便一直计划着逛一逛延安的集市,领略一下延安的风土人情。

终于在一个假日,王宗槐约着几个战友,一起来到了延安中心。他们发现这里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虽然是战乱时代,但是因为有八路军的保护,延安仿佛是全国的最后一块净土。

王宗槐不禁感叹,不愧是中央机关驻扎的地方,群众基础就是要比其他地方扎实。

逛着逛着,几人就忘了时间,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



由于学校有严格的宵禁时间,几人变得焦急起来,他们加快了返回的脚步。

就在这时,沿路开过来一辆卡车,正朝着学校的方向而去。几个人认出了这是部队的车,当即决定搭载一下这辆“顺风车”。



王宗槐站在路边朝着卡车打着手势,示意司机停一下。可是车上的司机像是没有看见他们似的,目不斜视地开了过去。

众人不禁疑惑,一般有人看见八路军招手,都会停下来的。难道是司机没有看见他们?



众人来不及细想,在卡车经过时便顺势攀上了卡车。结果他们刚一进入车厢,就被一支长枪顶住了额头。

众人被这一幕吓得呆愣在原地。王宗槐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警卫员正怒气冲冲地看着他们。

警卫员将枪又往前递了递道:“你们是什么人?”



王宗槐以为警卫员误会了他们的身份,连忙解释道:“同志,你误会了,我们是自己人,只是想搭一下车回学校!”

警卫员听了这话倒是放下了枪,只是他的神色依旧严肃:“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就敢随便爬,还不快下去!”



王宗槐心中有些不满。他是做政治工作的,一直教育战士们切忌官僚主义,要牢记不管你做多大官,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军队服务的。

可如今来到中央,却让他遇到了这么大的“官威”,王宗槐不禁心生失落。



就在王宗槐等人准备下车时,前座突然传来一阵怒斥声:“真是好大的威风啊!谁允许你将革命的同志赶下车的?”

王宗槐震惊地往里面望去,如果他没听错的话,这个声音应该是朱老总的声音!



果不其然,朱老总的脸从前排露了出来,他和善地对着王宗槐等人说:“你们就坐在这里吧,我们一起回去。”

然后他又再次对那名警卫员训斥起来:“这是部队的车,不是我私人的车,谁都有权利坐!以后这种错误就不要再犯了!”



警卫员其实也是为了朱老总的安全考虑,他没想到会惹得朱老总发这么大脾气。

他连连向朱老总认了错,然后又转过头去,向着王宗槐几个人道了歉。

其他人早就被刚刚那一幕惊在了原地,他们没想到会误打误撞地与朱老总坐在了一辆车上。



他们早就听说朱老总平易近人,爱兵如子。如今亲眼看见,他们对朱老总的敬佩之情不禁又加深了一层。

朱老总对他们挨个过问了他们的职位以及近况,关心他们在延安的学习以及生活。

等轮到王宗槐的时候,朱老总惊讶道:“我见过你,你是做青年工作的嘛!”



王宗槐没想到朱老总竟然还记得他。

那年是1934年,红军遭到了重创。为了鼓舞士气,加强部队的凝聚力,组织任命王宗槐为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让他组织“青年冲锋季”活动。

朱老总还特意来到了活动现场,为战士们发表讲话。



朱老总笑着说:“听说你现在在晋察冀军区担任政治委员,之前还通过几根香烟就收编了吕正操部队,干得不错嘛!”

王宗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我也是从您身上吸取的经验!”



这话并不是奉承。早在很久之前,王宗槐便听说了朱老总的事迹,也一直将朱老总当作自己心中的标杆而努力着。



红军之父

关于朱老总,众人最为熟知的便是他一心为民、廉洁无私的美好品质。

但是让王宗槐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朱老总神一般的军事头脑。

当年南昌起义后,我军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反扑。朱老总率领八百战士在数万敌军中杀出重围,历经千难万险到达了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虽然井冈山会师为红军革命开了一个好头,但是革命依旧面临着重重阻碍。

当时红军刚刚成立,没有确定的战斗方针,也没有完善的政治工作,战斗力十分薄弱。

国民党仗着人数以及武器的优势,多次对我军发起突围战,企图将我军歼灭于井冈山。



我军打得很吃力。朱老总也逐渐焦急起来,他急于找到一种适用于红军的作战策略,来应对敌众我寡的战斗局面。

就在众人商量作战对策时,红军突然在井冈山上遭到了一群贼伙的侵扰。众人只能暂时将对付国民党放在一边,先集中精力对付起这股贼伙来。



这群贼伙战斗力不强,却十分磨人。他们不会与红军起正面冲突,只会在红军驻扎的时候,不断派兵在暗中进行骚扰。

等我军彻底失去耐心,打算迎战时,他们又会趁机溜走。但当我军收兵回营时,他们就又立即跟上来。



按朱老总的话来说,这些人就如蚊蝇一般,在你耳边转个不停,却又让你无可奈何。

虽然这群贼伙对我军构不成什么大的威胁,但是日子久了,我军也被消耗了不少心力。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麻烦,朱老总决定将他们一网打尽。



经过缜密的计划后,我军决定在夜间布好埋伏,趁敌不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群贼伙一直靠打劫为生,也不是正规的作战部队,因此他们很轻易地就中了我军的埋伏。

我军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将这群贼伙全部俘虏了。



红军正是用人之际,朱老总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于是他亲自找到了贼伙的首领,给他做思想工作。

这个贼伙性情也很爽快,他看朱老总这么有诚意,当即就决定要加入红军。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际,朱老总问了他一个问题,他们究竟采用了什么作战策略?



贼伙首领大手一挥道:“我们打仗,只用八个字,那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朱老总听了一愣,突然茅塞顿开般哈哈大笑起来,口中连说了几声“好”。

贼伙首领被他的反应弄得摸不清头脑。

朱老总说:“你这方法很适合红军嘛,不过我认为还得加八个字!”



朱老总叫人拿纸笔过来,他大手一挥,在纸上豪迈地写了十六个大字:敌驻我扰,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朱老总的这十六个字正适用于对付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这个作战策略也得到了红军内部的一致认同。



之后红军利用这个作战策略将国民党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就连毛主席都称赞朱老总为红军之父。

朱老总也从此威名远扬,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

王永槐也听说了这件事,他非常佩服朱老总,并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朱老总一样具有卓越的军事头脑。



用“香烟”收编部队

1937年,王宗槐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这天,晋察冀军区来了一支特殊的部队——东北军吕正操部。

这支部队原来是盘踞在东北的割据势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正操部被日军打退到了华北地区,之后就一直在华北进行着抗日战斗。



听说晋察冀军区成立后,吕正操便带着众人前来投奔,想要加入抗日队伍。

聂荣臻认为这是一支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军队,于是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但是他考虑到这支部队刚离开旧部队,思想与作风上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于是便派王宗槐去整肃军风,为战士们做一做思想工作。

王宗槐来到吕正操部后,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战士们热情地拿出了酒肉、香烟来款待他。



王宗槐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喝了酒,吃了肉,但他唯独没有碰桌上的香烟。

因为当时“青年冲锋季”活动刚刚开始,军中倡导戒烟行动,于是王宗槐下意识地没有拿烟。

但是他这个举动却让其他人生出了顾虑。



等到第二天,王宗槐想要正式开展政治工作时,发现大部分战士都推拒着没来。

王宗槐找到吕正操了解情况。

原来昨天战士们见王宗槐等人没有抽烟,以为八路军内部禁止抽烟,他们认为规矩太严格,所以对收编工作产生了顾虑。



王宗槐恍然大悟。

其实当时八路军并没有禁烟这一条规矩。

领导们都理解战士们的心情,毕竟大家经常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精神时常紧绷着,他们只有抽烟这一种解压方式。



朱老总在给众人开会时就经常提到,一定要体谅战士们的不容易,除了作风军纪以外,其他方面不要要求太严格。

王宗槐也谨记着朱老总的教诲,一直将战士们当作自己的亲兄弟对待。



王宗槐想通后,便来到了东北军的营地。这次他面对战士递来的烟没有再拒绝,而是豪爽地抽了起来。

随后他告诉大家,虽然他们倡导戒烟,但是不强制,尤其是对远道而来的东北军兄弟。



只希望他们能改掉一些不好的战斗习惯,烟想抽多少就抽多少。

众人听了终于放下心来,不再抗拒收编工作。王宗槐也成功将这支抗日队伍收编了。

朱老总听了这件事的原委,对王宗槐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肯定。



王宗槐却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朱老总与毛主席这么好的领袖,也就没有如今这么多优秀的干部以及这么强大的军队。

正是有这些伟人做榜样,引领着众人走向正确的道路,国家才会有今天的成就与辉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