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是我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在这场战役中,我军予以日军巨大杀伤,最后使日军部队失去战斗力,不得不撤出战斗。

大家都知道,台儿庄战役是由李宗仁指挥,出动了数支国军精锐部队打胜的;



但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在国民党的军事经营之外,为战役的胜利做出贡献的,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我党地下工作者。

在他们之中,有一位在国军中担任传令兵的年轻人的表现格外亮眼:当时他所在部队的团长眼看抵挡不住日军进攻,丢下部队落荒而逃。



就在部队群龙无首,将要陷入混乱时,这个传令兵站了出来,大声说:“大家不要慌,听我的指挥!”

这位年轻人究竟是谁?他之后是否成功指挥部队摆脱困境了呢?



东北军中的地下党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做刘培植。在开头说的故事中,他正处在于学忠的51军。这支部队中的地下党员还有许多。

之所以51军会有如此情况,还要从西安事变说起。众所周知,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将老蒋扣押在了西安,以催促他停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专心应对入侵的日军。



老蒋一下就怕了,只好同意与我党重新合作,并在与我党代表达成协议后,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可以说,要是没有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行动,我国的抗战大业会如何发展都很难说,可能情况会变得极其糟糕。



但老蒋显然不这么想。全面抗战开启后,老蒋一边开始对付日军,一边将杨虎城和张学良囚禁起来。

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家属一起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牢笼中,最后被国民党处决。



张学良的待遇相对来说没那么糟,但他也一直被软禁在南京,之后被转移到重庆,解放战争后又被国民党一起带到了台湾。

从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就再也没有踏出软禁的一步。



两人受到如此对待,他们手中的部队自然也难以为继。张学良的东北军被国民党分拆开来。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西安事变之前,我党就和张学良多有接触,而且关系还“不错”。

当然,两者的关系不是从一开始就不错的,还经常有大大小小的摩擦。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由于错听了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奉命不让士兵出击对抗入侵的关东军。他率领30万东北军及其家属,将自己的家园抛在身后,退入关内。

1935年5月到6月之间,老蒋设置了西北剿总,自己兼任总司令,并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的职能。



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当时都在老蒋的命令下对苏区红军进行“围剿”。

这时候的陕北苏区,面临着敌军的层层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为了尽快解决这种情况,毛主席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大约1个月后,我党已经制定好了关于这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规则,并由毛主席、周总理等我党核心人物联名发表了一封告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当时东北军已经和红军进行了几场战斗,对我党的军事实力和一些政策多少都有了解。



一开始,作为“不抵抗将军”的张学良就有些无心对付红军,毕竟他前几年才亲手丢掉了自己的家乡东北,就算嘴上不怎么表示,心里肯定还是有想要打回老家去的想法的。

而老蒋在对付入侵的日军这方面一直没什么动作,却始终将最大的敌人定为我党,并将大量兵力用在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上。



在这样的时刻,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和红军交上了手,并逐渐意识到:也许我党作为“敌人”的优先级,真的没必要被定得那么高。

红军中的许多将领,在多年与国军的对抗中早就练就一身本领,红军战士们也个个有着相当高的战斗素养,在战斗中着实给东北军上了好几课。



在那些战斗中,东北军中有一些士兵被红军俘获,并很快被毫发无损地送了回来,兴奋地和周围的战友分享自己在红军中的见闻。



从这些言语中,东北军众人对红军本就不算大的敌意,变得越来越小。他们发现红军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吃人怪物”,而是一支当时国内绝无仅有的、真正的仁义之师和文明之师。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当张学良收到我党高层发表的告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时,他也没什么抵触心理,而是认真思考起了与红军合作的可能性。

很显然,他得出的结论是:可以。



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刘培植,就是这时候打入东北军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和他一同进入东北军工作的,还有很多同志。



刘培植身穿东北军军服,跟随东北军67军、105师行动,在红军和东北军之间进行联络活动,并接受彭老总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军军长、师长、旅长和团长的密切联系工作。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刘培植先后转战在淮海血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等战场,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与日军作战的同时,刘培植也在东北军中发展着党员。在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他完成了对多位东北军将领的统战工作。

单是在110师所在的51军,刘培植就发展出了300多名党员,并建立起了党在国军队伍中的秘密组织系统。



刘培植的贡献

刘培植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更加令人敬佩的是,在刚刚接受这个与东北军联络的任务时,刘培植刚满19岁。

刘培植是陕西省宜君县尧生乡东舍村人,生于1917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初次与红军接触是在1933年,当时他正在上高级小学。那时候的高级小学,相当于今天的初中,刘培植那年16岁。

这个16岁的青少年,怀着改变全国穷苦人民生活的理想,加入了我党,并回到学校开始进行地下工作。



宜君县的第一个党支部,就是由刘培植成立和发展的。

在1935年的夏天,刘培植从学校毕业。他原本一直是以学生的身份作为掩护,在校内进行地下工作。毕业之后,他便与其他几名同学一起,躲避国民党的盘查,来到了陕甘边区。



陕甘边区的首长们都对这个年少有为的孩子很是欣赏,大大赞扬了他为组织做的工作,并将他分配到边区政府经济委员会,担任经济建设科科长。



刘培植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十分认真,没有让同志们失望。之后到了国军之中,他还在51军里积极开展工作,在2个师设立了特委,建立起了有着雄厚基础的组织系统。



说了这么多刘培植在政治工作上的成绩,他在作战方面其实也有着许多亮眼表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当团长逃跑时,身为传令兵的他站出来领导部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随后又派遣第13师团从镇江、南京、芜湖三地北上,妄图打通津浦线,攻占徐州。

为了阻挡日军的脚步,李宗仁急令于学忠的51军南下淮河,进行阻击。



这场淮河阻击战,也是51军与日军进行的第一场战斗。所有将士都热血沸腾,誓要将侵略者击退。

在他们之中,我党党员们也个个摩拳擦掌。他们决心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在与日军的战斗打响后,51军的我党党员们都做到了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整个51军经过一场场血战,最终将日军抵挡在淮河以南,让敌人不敢前进,这也为我国军队的布防争取了大量时间。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后,我国又派出大量军队前往徐州,准备再给日军重重一击。日军也拿出了对策,让30万主力部队进行迂回,小部分兵力牵制我国军队。



传令兵的大作用

李宗仁意识到徐州又处于危险之中,立即下令各部队突围。在突围的过程中,各部队多少都出现了一些混乱情况。

这之中,刘培植所在的部队的团长就是如此,经过之前的战斗,他很清楚日军的实力强大和性情凶残,因为太过惧怕日军的来袭,竟偷偷换上便装逃跑。



部队很快发现了这一情况,不少士兵都变得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突围。

就在这时,看似不起眼的传令兵,也就是刘培植,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他联合51军的其他军工委负责人,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成功安抚住了将士们的情绪,并将部队完整地带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这个突围过程中,他们还收拢了那些在压力下溃逃的溃兵,总共有10000多人。

1938年5月底,51军成功撤到了河南省的唐河、信阳一带,上级给他们的任务是在这一地区休整,等待下一个命令。



进行了足够的休整后,这支部队挺进大别山。这时候部队又出现了问题,很多士兵因为缺盐,身体状况相当糟糕,浑身乏力。

刘培植又自告奋勇,前往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找到周总理,向他汇报了这一情况。周总理毫不犹豫,马上帮51军协调到了500斤盐,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刘培植,历史上还有很多在抗日战场上发光发热的我党人士,他们的功劳不可遗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