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 30 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一案件,从最初曝光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随着审判的推进,越来越多令人震惊的细节浮出水面,其中在其家中搜出大量性爱工具这一信息,更是让公众对吴谢宇的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猜测,他的身上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



学霸光环下的成长轨迹

吴谢宇出生于 1994 年,母亲谢天琴是一名教师,父亲在他有记忆起就患病在身。他曾回忆,父亲每周都要去医院,每天需服用大量药物。为照顾患病的父亲,母亲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但父母感情深厚,在吴谢宇心中,他们就如同杨过与小龙女一般。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吴谢宇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他的学习成绩极为优异,以福州中考全市第二名的佳绩进入福州一中。2012 年,他更是作为福州一中被北大提前录取的 4 名学生之一,踏入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彼时他是北大经济学院的学生。

多位吴谢宇的同学、老师、亲戚回忆起他时,都对其聪明才智和出色的学习成绩称赞有加。一位福州一中的校友曾透露,吴谢宇在高中时就声名远扬,其名字常常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在旁人眼中,吴谢宇就是那个 “别人家的孩子”,是家长们教育自家孩子的榜样。



在成长过程中,吴谢宇十分在意旁人的看法,尤其是母亲的看法。他的二审辩护律师徐昕曾转述吴谢宇与母亲的关系,称他从小到大都特别在乎别人的眼光,更在乎妈妈的看法,只要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觉得特别对不起妈妈。

吴谢宇自己也曾在庭审中提到,中考考了福州市第二名时,父亲送他去培训班,自豪地向老师说起他的中考成绩,那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他觉得从小到大,能把考试考好就是对父母唯一的意义,父母也成为了他活着的意义。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样一个在学业上顺风顺水、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北大学霸,会在家中亲手结束自己母亲的生命。



悲剧的开端:弑母背后的动机迷雾

2015 年 7 月 10 日 17 时许,这一原本普通的夏日傍晚,却成为了谢天琴生命的终点。吴谢宇趁母亲回家换鞋之际,持哑铃杠连续猛击母亲头面部数下,致使母亲当场死亡。

随后,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清洗现场,仿佛刚刚发生的不是一场残忍的弑母悲剧,而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一审判决中,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吴谢宇悲观厌世,曾产生自杀之念,在父亲病故后,他认为母亲谢某某生活已失去意义,于 2015 年上半年便产生了杀害谢某某的念头,并网购了作案工具。



吴谢宇在庭审中也表示,父亲病故后,他陷入了悲观厌世的情绪中,一直想要自杀,并且他认为母亲跟他的想法一样,于是产生了 “帮助母亲解脱痛苦” 的念头。

吴谢宇称,母亲谢天琴喜欢张国荣,曾提及过一两次张国荣从酒店跳下自杀的事情,他便从中解读出母亲 “也许想像哥哥(张国荣)一样”。母亲还喜欢看《红楼梦》,他又从中解读出母亲想像林黛玉一样,“水米不进,只求速死”。

于是,他产生了带母亲一起 “回家” 到父亲身边的想法。但最终,他没有向母亲问出这些想法,而是自作主张地决定了母亲的命运,“我觉得她的答案跟我一样,然后我就回了学校。我当时决定了之后就无法回头。”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袁杰分析,从已公开的各项信息来看,吴谢宇在家庭中缺乏沟通,在父亲病逝后,他的内心可能处于封闭状态。参与二审庭审旁听的知情人士回忆,辩方律师曾在庭审现场摘读了吴谢宇母亲的部分日记内容。

吴谢宇在庭审中也表示,在大学期间每周都会给妈妈打 40 分钟左右的电话,但内容都是一些八卦,从不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这致使他后期通过逃课等方式来试图解决自己心理上的问题。

然而,除了这些看似 “为母解脱” 的理由,在其家中搜出的大量羞人工具,又为这起案件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这些羞人工具与他弑母的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压抑的性心理问题爆发,还是背后有着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目前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细节无疑让人们对他的犯罪动机产生了更多的猜测。



精心策划的掩盖与逃亡

在杀害母亲后,吴谢宇并没有慌乱,而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缜密。他在当晚住进了附近的一家酒店,此后每天回家清理作案现场,一直到 2015 年 7 月 31 日才离开福州。

他承认,在作案后的 20 多天时间里,每天都对作案现场进行仔细清理,并且对作案工具也进行了清洗,“所有一切都有清洗过”。

为了进一步掩盖罪行,他将塑料薄膜、活性炭一层一层地包裹在母亲谢天琴的尸体上,还在家中入户门的位置安装了摄像头和报警器。对于安装监控设备,吴谢宇称,因为他想知道案发现场何时被警方发现,之后自己再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学校放假后,谢天琴的行踪很少有人过问。2015 年 8 月,吴谢宇模仿母亲的笔迹伪造了一封辞职信,邮寄到谢天琴所在的学校。正是由于吴谢宇做了如此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在案发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没人发现其家中有任何异常。

在此期间,吴谢宇还编造母亲陪同其出国交流学习的事实,以需要生活费、学费、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人民币 144 万元用于个人挥霍。

他让亲友将钱汇到母亲谢天琴的银行卡上,而银行卡密码,他通过尝试自己的生日居然成功猜对,“我妈(银行卡)的密码她没有告诉过我,我也没有看过她输密码,但是我试了我的生日,就是我的生日。我知道她一定会用我的生日。”

骗取巨额款项后,吴谢宇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2019 年 4 月 21 日,在潜逃 1380 天后,涉嫌弑母的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机场民警抓获,当时其身上携带 30 余张网购身份证,在潜逃的三年内他一直在国内活动。



审判之路

2020 年 12 月 24 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2021 年 8 月 26 日,该案一审开庭宣判。

法院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一审宣判后,吴谢宇不服死刑判决,提出上诉。其姑父曾表示,“我们作为家属谅解吴谢宇,希望能看在大哥(吴谢宇父亲)的面子上,判轻一点,吴谢宇家只剩下他一个独苗。”

落网后的吴谢宇曾多次表露过强烈的求生欲,他在写给二审辩护律师徐昕请求介入二审辩护的信中写道,不甘心这辈子以罪人收场,想用实际行动去赎罪。

去年 5 月,这起案件迎来二审判决。福建高院指出,吴谢宇的行为严重挑战法律,违背伦理道德,践踏人类社会正常情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最终,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吴谢宇案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它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反思。一个被众人视为 “天之骄子” 的北大学霸,为何会走上弑母的不归路?

在他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否给予了他足够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他内心的压抑和扭曲又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

而在其家中搜出的大量羞人工具,更是成为了案件中的一个谜团,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关于吴谢宇的秘密被揭开,但无论如何,这起案件都将成为社会记忆中的一个沉重篇章,时刻提醒着我们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