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四维图新正式披露了其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战略动向。作为国内首家获得高精度地图甲级资质的企业,该公司首次系统性展示了覆盖车载芯片、高精度定位、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全栈技术能力,并与高通、火山引擎等科技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技术架构方面,企业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推出两大核心产品线:面向行泊一体化的SA8620P平台方案实现算力利用率优化27%,支持城区NOA Lite功能;基于QAM8255平台的舱泊一体方案则完成90%主流车企软件生态适配。值得注意的是,其与卓驭科技联合研发的行泊方案通过传感器硬件与地图数据融合,实现了对复杂路况下0.1米级静止障碍物识别精度。


在安全技术体系构建上,企业首次公开了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衍生的五层智驾需求模型。该框架将安全性能分解为7大核心模块,其中车速控制精度达到±1.5km/h,横向控制误差控制在0.3米以内。针对行业关注的ODD(设计运行域)安全问题,方案整合了动态高精度地图数据,使系统对临时施工区域的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00毫秒。


产业合作层面,四维图新与火山引擎的技术整合实现了座舱系统多模态交互的突破。测试数据显示,其AI Agent助手在嘈杂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6%,支持12种方言实时转换。与航盛电子的合作则推动了域控制器成本下降35%,预计2024年实现百万级量产装车。


从量产数据看,企业2023年新增辅助驾驶系统定点项目覆盖23家车企的47款车型,其中基础ADAS产品线已实现15万元以下车型的规模化落地。据供应链信息显示,其自主研发的视觉感知模块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40%,毫米波雷达方案实现150米探测距离下的±0.2度角分辨率。

针对行业技术路线争议,四维图新CEO程鹏在技术说明会上强调:"我们的解决方案采用白盒验证架构,所有算法模块均通过ISO 26262 ASIL-B级认证。在已完成的10万公里道路测试中,系统对施工场景的识别成功率达到99.3%。"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首次披露参与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其路侧设备已完成对L4级自动驾驶的支持能力。该体系通过V2X技术将交通事件预警信息传递时延控制在50ms以内,较纯视觉方案事故率降低63%。

四维图新此次技术发布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供应链已形成"芯片-算法-数据-云服务"的完整生态闭环。随着行泊一体方案成本下探至2000元区间,预计将加速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普及进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