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上海车展。这次的车展,车多,新技术多,聚光灯下,灯光璀璨车企意气风发,毕竟有1000多家企业参加。
不过,在这些车展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产汽车芯片这次成为了车展上“最靓的仔”,从国产车规级自研eMMC、到国产智驾芯片,再到国产MCU等,众多国产芯片解决方案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订单与合作意向纷至沓来。
而行业人士表示,从这个车展,可以看出来,未来国产车企们,将迎来一场国产芯片替代大潮,大家会纷纷减少对国外芯片,特别是美国芯片的依赖。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并不难理解,就是因为大家开始对国外芯片不信任了,同时对国产芯片从之前的“不信任”、“存在疑虑”,到现在的开始的“信任”了。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的燃油车,需要的芯片多了很多,燃油车需要的芯片大约是300-500颗,而新能源汽车,可能是2000-3000颗。
而整个汽车芯片市场,之前的国产化率可能还不到10%,90%靠进口,而按照IDC的数据,汽车芯片市场的大厂商,几乎都是欧美企业,比如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瑞萨电子和德州仪器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这当然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别人卡住你的脖子,那么连车都要造不出来了。
特别是最近,因为外部形势紧张,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等,这些车企的紧迫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当然是更希望能够国产化替代了,减少对欧美企业的依赖,这估计也是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然,大家要注意的是,汽车芯片的替代,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与普通消费芯片相比,汽车芯片的要求更高,因为其使用的环境更为苛刻,所以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还需要各种认证,门槛高,国产厂商们也并不容易。
另外汽车芯片市场,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大,市场不大,意味着用大资金优势,来疯狂投入,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投入多了,根本就赚不到钱。
所以目前国内汽车芯片厂商,大多数在亏钱,所以且未来什么时候赚钱,能赚多少钱,也难讲,毕竟市场就这么大,且国外巨头份额也较高,从他们手中抢食,可不简单。
但不管怎么样,国产替代是必须的,目前我们已经走出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