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全境解放,华北的傅作义集团显然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当时傅作义麾下既有自己的察绥军系统,也有规模庞大的中央军部队,除留守绥远部队外,在平津地区的兵力即有50余万人。

其中察绥军主要集中在平张线上,中央军则分布在北平、天津、塘沽一线。

我们知道平津战役的方针是先打两头,华北野战部队及东野第4纵队先在平张线上开打,歼灭了傅作义部的第35军主力、第104军、第105军、第101军1个师、2个骑兵旅以及第16军主力。

而在东端方向上,当然是先打塘沽彻底截断傅作义集团从海上的退路为好。



实际上当时确实有先发起塘沽战役的计划,但是打塘沽有诸多不利之处。

因为塘沽地区背靠大海,且河网众多,不利于攻击部队展开,而国民党军则有海军第3舰队提供海上支援。

东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攻占塘沽问题不大,但难以达成全歼效果;极大可能是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但只能歼敌一部,敌大部会从海上撤逃,得失不划算。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军最终决定先打天津,而对塘沽方向采取监视,并阻击其可能的(向天津)的增援。

执行这一任务的为东野最后入关的第12纵队主力,具体以第36师在一线监视,第35师为预备队。

根据东野入关时的实力数统计,这两个师当时总计有22000余人,而国民党军在塘沽地区的守军总兵力为5万余人。



实际上原定执行监视任务的只有第12纵队的一个师,也正是因为塘沽守军的兵力还不少,所以后来又将第35师调为预备队使用。

当时所考虑的情况是,不能让塘沽的这5万余人在天津战役的关键时刻出援,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不过在军事部署上还是不可大意的。

那么塘沽的这5万守军,具体构成是怎样的呢?

首先,从名义上来说,塘沽守军的最高指挥官为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

甚至在傅作义将天津、塘沽防务合起来后,侯镜如还是津塘防守区司令官,是名义上的天津、塘沽守军的最高指挥官。

但实际上天津的部队归副司令兼天津防守区司令、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控制;塘沽地区的部队,则主要听命于副司令段沄,侯镜如说不上多少话。



这跟之前“东进兵团”组成时的情况也差不多,侯镜如虽然是名义上的指挥官,但前两天的作战是第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的;到各部到齐后,侯的基本部队只有第21师,这个师还不是主攻部队,主要是罗奇的独立第95师发力。

原本从东北战场撤回来后,侯镜如有本部的第92军,但该军下辖的3个师被调往北平,只给侯镜如留下3个补充团,然后以这些补充团合编为一个新的师——第318师。

指望这么一个新编成的师,侯镜如显然在塘沽守军中没有多大的话语权。

而真正能说上话的段沄,除了塘沽防守区副司令外,还是第87军的军长。

这个第87军就是之前的青年军整编第208师,该部经不断扩编充实后,到改番号为第87军时期时,已经是“三师九团”制的部队了(辖第220师、第221师、第222师)。

在1948年秋季时,该部有将近23000人,虽然有一个团在青岛,不过到平津战役时,兵力应当还有进一步充实。这支部队是当时塘沽守军的主力,其实战经验虽然不多,但起码实力还是比较完整的。



第87军加上上述侯镜如手里的第318师,估计就有30000人左右的兵力了(注:段沄对于防守极没信心,所以向上报告时严重虚报实力和战损)。

另外在之前塔山阻击战中遭受重大损失的独立第95师也在塘沽,这个师是罗奇唯一的基本部队,所以塔山战后便立即进行了整补,到平津战役时期该师的兵力恢复到了大约8000人左右。

上述提到的段沄,在任第208师师长前,便是第95师的师长;所以在塘沽的守军中,段沄跟该师也是能说上话的。

以上就是当时塘沽守军中的1个军(3个师)+2个师的阵容,总计有大约38000人左右的兵力。

除了以上5个师外,塘沽守军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交警第3旅。

国民党军的所谓交通警察部队,不可顾名思义,它其实是由之前军统控制的武装力量改编的。

就交警第3旅而言,由第10总队、第12总队合编而成。

交警总队的编制,由4个大队(相当于营)和几个直属队组成,编制兵力约3800人,相当于一个加强团。

第12总队的装备较强,甚至还有2门野炮。



所以交警第3旅的兵力,以两个总队再加上旅直属队,估计也有8000来人的实力。

这样的话5个师+1个交警旅的兵力,大约是46000人。

除了交警第3旅外,塘沽守军中还有一个保安团的番号,即保安第5团。

这个团不是正规军,所部兵员所为附近的还乡团,人数倒是还有些,不过武器装备和战斗力不强。

在保安第5团之外,还有一个水上保安队。

另外除了上述建制部队外,塘沽地区还有若干机关、后勤人员,这些人凑出了最后的那部分,这边是塘沽守军5万兵力的阵容。

这5万兵力虽然不少,比第12纵队主力要多不少;但从其构成来看,第87军出自青年军,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且之前已经损失一部;独立第95师大战后骨干损伤甚重,还没有恢复过来;第318师是补充团搞起来的,战斗力更差。

至于交警第3旅,轻武器不错,重武器也有点,但正规战经验也不足;至于保安团就更别说了。

因此这几万兵力当然没有在天津战役时向西出援,反倒是天天嚷嚷着要撤退,而且跟海军第3舰队早就协调好溜号了。



所以真撤退的时候,这些人走得很快,第12纵队在追歼过程中歼灭了其3400余人,主要是殿后当炮灰的保安团、独立第95师的第285团(该师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团)以及第87军留下掩护的一个营损失比较大;而在第12纵队参战前,交警第10总队等部已经被其他部队歼灭。

而撤走的这几万人,就成了平津战役唯一溜号的部队了;这跟塘沽地区背靠大海,国民党军又有海军支援有关,要不是这些特殊情况的话,这几万塘沽守军早就被干掉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