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5年,陈士榘将军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他戎马一生,是我军征战沙场的将军。国家进入和平时期,他是工程兵司令员,在这一任务艰巨的岗位上,他一待二十多年,为我国建设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陈士榘将军去世后,他的前妻范淑琴为他扫墓,过去种种涌上心头,对于她来说,满是后悔和难过。
不一会儿,范淑琴大哭起来,并说:“对不起,都是我的原因,我太倔了。”
如此,他们发生了什么?竟让范淑琴这么说。
陈士榘和范淑琴
战争年代,无数革命人士奔赴前线战场,为革命贡献力量。他们背井离乡,无意舍小家为大家。
革命多年,有些战士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们参与斗争,何尝不是放弃了许多,并且还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
这时,我军部队就像是他们的另一个家,身边的战友,有些也胜似亲人。
战士们的人生大事,组织上会为其考虑,到了年龄,自然就会有好友为其张罗起来。
不过,革命形势紧张,到了1941年还是有许多三十多岁的干部没有结婚对象,这可把身边的人急坏了。
而我们人尽皆知的陈士榘将军就是其一。当时他是115师参谋长,在我军地位不低,本事也不凡,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难免忘记了为自己的人生大事考虑。
但到了这个年龄,他的上级领导罗荣桓倒是十分的着急。只要有合适的人选,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陈士榘,而且一旦重视起来,自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作为我国开国元帅,罗帅的眼光可是毋庸置疑,他根据陈士榘的性格,选择合适的姑娘,前前后后下了不小的功夫,终于锁定在了一人的身上,她就是范淑琴。
范淑琴是我党一位女同志,她的家中也有我党老党员,受他们的影响,只有十六岁的范淑琴便参与到革命斗争中。
虽是一名女同志,年龄还不大,但在我军部队,她肯定是那积极上进的一员。组织交代的任务,她总能认真完成,工作随之变动,她也会尽快适应全新的环境。
最初她是115师文工团的,能被罗帅看到是肯定的。而后罗帅非常看好两人,既然他有心如此,两人很快便迎来了见面。
果不其然,在相处中,陈士榘对她心生好感,只是两人想要走到一起,需要克服的还有很多,所以陈士榘在自己的情感事宜上,难免有些退缩。
可只要有了心思,自然会有人察觉,而后在一位干事的撮合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块。
但要知道两人前前后后没有见过几面,但婚后的生活,可以说是幸福美满的。
毕竟革命年代,陈士榘和范淑琴都是我党人士,他们朝着一个目标行动,为同一个理想奋斗,他们坚定的走下去,更互相体谅着。
即使聚少离多,生活艰苦,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还有爱的人在身旁,他们便什么都不怕。
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只是生活艰苦的条件下,自己都自顾不暇,女儿不久也便染了病,离开了。
作为父母亲,他们怎会不难过,但革命尚在继续,他们便需要迅速调整好状态,继续投入到全新的革命斗争中。
陈士榘将军革命一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无疑立下赫赫战功,而范淑琴也是我党一员,她多数参与到文职工作中,同样为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他们的小家后来也壮大起来,先后有了六个孩子,但随着工作变动,陈士榘与范淑琴之间的嫌隙似乎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将军被委以重任,担任工程兵司令员。这项工作参与国防工程等重要建设任务,是我国重中之重,同时保密性也相当高。
因此陈士榘离家的时间越来越久,家中大小事宜无疑多依靠范淑琴,可是时间久了,她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也想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如此,当听说能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时,范淑琴别提多高兴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名额,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反对,毕竟家中还有孩子们需要照顾。
无论如何,家里是需要她的。但范淑琴也不想放弃这一机会,而后随着争吵不断,两人的婚姻便很快走到了结尾。
遗憾和后悔
因为工作事宜,两人有了嫌隙,还有其他种种原因,这场婚姻始终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最后两人终是分开了。
分开后,两人没有再怎么见过面,直到陈士榘去世后,她前去扫墓,一时间过去的回忆涌现,范淑琴终是哭了起来。
“是我太倔了,说错了话,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这样。”
过去的已经过去,留给范淑琴的不过是后悔与难过。
其实对于家庭,陈士榘将军应该多是疏忽的,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任工程兵司令。
国防建设工作十分重要,陈士榘终是继续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如此一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难免对家庭有所忽视。
而在这期间,他同样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时在他的率领下,部队奔赴大西北。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他们为国防建设付出,要知道那里生活资源匮乏,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依旧坚持着。
作为重要领导人员,陈士榘可以说起着榜样作用,同时工作中,不仅仅只有建设,身边科技等人员的生活状况也是需要他考虑的。
毕竟只有将一些细小的问题解决,我军建设工作才能更好的提上日程。
如此,陈士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会关心施工部队、科技人员等能吃到些什么。
如果出现困难,他会同后勤部队一起想方设法地进行改善。
还有理发等工作,陈士榘也会揽在身上。再者说回建设工作中,我国最初投入的机械设备有限,很多时候多依赖于人工,这时迎接他们的是重重困难,但继续坚持下去,他们终是做出重要贡献。
而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士榘将军无意两地奔波,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为了工作,他的身体一度出现问题。
但稍有好转,他便立马赶回一线,继续同战士们“奋战”。
总之,无论陈士榘,还是范淑琴,他们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子女们独当一面
陈士榘将军贡献一生,自然也有自己的遗憾,不过他做到了为革命为国家贡献,我想他肯定是不后悔的。
而后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子女们也开始独当一面。
其中就以陈人康来说,他是陈士榘将军的儿子,除了这个身份,他还是一名工程兵战士。
当工程兵那段时间里,对于陈人康来说是艰苦的,什么喝水泥、挑担子等劳动,都是家常便饭,他也曾气馁,但在父亲的教育下,陈人康因此明白了许多。
在艰苦的环境下,是最能磨练人的,即使父亲身居高位,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应该是需要自己脚踏实地争取的。
最后陈人康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还是一名“五好战士”。
而陈士榘将军的其他子女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无论工程兵,还是大学教师等,他们终是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结语
后来陈士榘还有了一段婚姻,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在妻子的陪伴下,陈士榘将军也算是度过了一个不错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