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经历了艰苦的革命时期,百姓的生活虽然迎来了一份安稳,但还是在贫苦中度过。
其中我军革命将领虽然名声在外,但他们也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从小经历着贫苦,而后受革命思想影响,他们背井离乡,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更为革命贡献力量。
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一次都没有,后来他们再度返乡,早已名声大震,还是我国开国将军。
这不1959年,一位开国少将回乡时,本来十分期待和高兴,可回到家,他看到的却是凄凉的一幕。
尤太忠将军
因为这位少将看到的是哥哥需要出门要饭为生,而且当地贫苦的状况不是一处两处,但当他看到当地官员时,他们的生活却是有滋有味。
如此,这位少将是谁?后来如何了?
这位开国少将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尤太忠将军。
他的名声响亮,在我军中更是鼎鼎大名。尤太忠1918年生于河南,动荡的年代,他的家中免不了的是贫寒。
再加上革命年代战火不断,百姓无疑身处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受战争的影响,他们的生命安全也便得不到保障。
一时间,尤太忠一家贫困不堪,基础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更别提其他的了。
但生活还要继续,那么他也便小小年纪开始担负起家里的重任,而且父亲在他十岁时离世,更让家中的生活雪上加霜。
可以说贫苦的生活,尤太忠早有所体会,基于这样的处境,他当然也想改变。而这一机会,尤太忠便很好的抓住了。
当时的他不过十几岁,可能还是懵懂的年纪,但尤太忠已经独当一面,并有了自己远大的理想。
在尤太忠十一岁的时候,他听说了红军部队。众所周知,红军是农民的队伍,他们救国救民,只为改变当下现状,为革命的胜利战斗。于是他心生向往,此后行动也就慢慢朝着革命靠拢。
因为年纪问题,尤太忠无疑处处受限,但只要他坚定自己的想法,终会有加入红军部队的时候。
如此,他先是在儿童团当小战士,积累一定经验,他自然是一众人之中的佼佼者。
终于在尤太忠十四岁的时候,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在资历上,他肯定不如我军老战士们,但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他一样会将上级交代的任务做好,即使是司号员,他都一样认真仔细。
后来尤太忠跟随部队逐渐出入战场,尽管战火纷飞,他也是那冲锋在前线的一员。多次负伤,也始终不会将他的革命信念击退。
相反他因伤势严重抢救后,只要稍微好转,尤太忠便又心心念念着上阵杀敌。
可以说在红军时期,他虽然年龄尚浅,但也屡立战功。
抗日战争时期,他虽然只是一名营长,但随着经验积累,他也是我军难得的战将。
而后在战斗中,他的指挥作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部队在他的带领下,与友军部队默契配合,日军只得落得下风,并是歼灭的结果。
也是在这一时期,尤太忠的名声大震,在我军部队他当然被委以重任,随后参与到更重要的战役中,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便得到充分发挥。
虽说尤太忠加入红军的时候不过十几岁,但在我军部队,他从最基础的做起,终是在身经百战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甚至此前那个穷困的小战士,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我军副旅长了。
在解放战场上,无论我军,还是国民党部队,优秀的将领其实都不少,那么尤太忠面对的,当然也是老蒋十分器重的将领,但他丝毫不惧,甚至将其俘获,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大家无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尤太忠一样如此。
但此后,我国需要迎接的挑战还有许多。尤太忠则继续参与到接下来重要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并立下赫赫战功。
哥哥出门要饭?
到1955年,尤太忠将军的革命贡献比比皆是,按照他的资历、功绩,国家对其充分认可,并为其授予少将军衔。
而尤太忠将军自然没有辜负期待,随后继续参与到军区建设工作中,继续为新中国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尤太忠曾返回家乡,看望母亲、哥哥等亲人,离家多年,家里的一切都有了不小的变化,而母亲也老了许多。
可是时间紧迫,一眨眼的功夫,尤太忠便需要返回部队了,毕竟还有更重要的建设任务等着他,那么他自然继续义无反顾。
而这一别又是好几年,直到1959年母亲病重,尤太忠得到消息后,迅速返回了家乡,查看母亲的状况。
只是这一趟,让尤太忠百感交集。
因为回到家后,尤太忠迎面就撞上了一人。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还拿着一个破碗,最初他没有往自己的家人身上想,谁知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哥哥尤太俊。
尤太忠心中满是疑惑,但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母亲,哥哥将其带到母亲跟前时,只见母亲已经卧床不起。
等到他心情平复后,尤太忠开始了解家里的情况。
虽说新中国已经成立许久,但当时受苦的百姓依旧不少,在尤太忠了解后,他才知道家中早已揭不开锅,至于哥哥这样的打扮,也不过是为讨饭吃罢了。
说到这里,其实不只是尤太忠家中这样,村子里家家户户如此,无疑都是面黄肌瘦的模样,尤太忠不由得心酸了几分,而后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罢了。
于是他拿出身上的两百块钱,将其分成好几份,然后给每家都送去一些,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却能让他们感受到一丝温暖,甚至吃一顿饱饭也是好的。
不过说到这里,事情还没有完。因为尤太忠还惊奇的发现,当地百姓的生活难上加难,但相关领导的生活却不错,对此他气不打一处来,终是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对此,尤太忠将军当然会将百姓的生活状况放在心上,随后发挥自己的作用。
艰苦朴素
尤太忠将军是从贫苦的生活中走来的,他为革命贡献了一生,过去艰苦的生活,他深有体会,自然是要救国救民,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如此,无论何时,尤太忠都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他担任要职时,他深入群众,特别是在内蒙古时,很多事情他无意亲力亲为,身上更没有什么架子。
可能在他看来,自己也只是一名普通军人,自然不需要被特殊对待。所以他到边防视察时,便按照标准用餐,肯定是不能多的。
当然平时的生活中,他一样如此。可以说他用实际行动坚守着革命斗争精神。
进入和平时期,同样为我军部队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1955年,他是少将军衔。1988年恢复军衔后,他是我军上将。
结语
尤太忠将军是革命的一生,他在艰苦的生活中成长,百姓的苦难他悉知,当看到他们生活困难,自然百感交集,并尽可能的伸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