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昌辉出生于1916年,江西省吉安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八岁的时候,为了谋生,任昌辉前往一家木匠铺,成为一名学徒,小小年纪就饱尝生活的艰辛。1929年,任昌辉参加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参加农民协会后不久,他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革命道路。



1930年,任昌辉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十二军的一名通讯员。参加红军后,任昌辉表现非常优秀,很快就担任了副班长、班长,并随部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尤其是在龙岗、东韶战斗,白沙、建宁及中村战斗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受到上级的表扬。

1931年,任昌辉加入了共青团,同年,他转为正式党员。入党之后,任昌辉继续活跃在中央根据地战斗,1934年7月,他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也是这一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学习尚未结束的任昌辉也被迫离开学校,跟随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



长征期间,任昌辉凭借顽强的意志,拖着负伤的右腿走完了长征之路,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他参加了直罗镇等战役,投身陕北根据地的建设。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任昌辉担任了八路军留守警备团七团二营营长,负责留守陕甘宁边区,保卫后方。



1942年,任昌辉被调到晋察冀军区,担任了三分区武装部部长、三分区二团团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了根据地的反“扫荡”与反“蚕食”斗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本侵略者加大了对华北地区的“扫荡”,再加上干旱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华北地区的抗日形势格外艰难,但任昌辉没有灰心丧气,他团结群众,根据地的军民上下一心,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昌辉被调到东北。到东北后,他参加了东北地区的剿匪反霸作战,歼灭了大量的土匪,为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之后,任昌辉参加了辽沈战役等解放东北的作战,为解放东北地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东北解放后,任昌辉随军南下,参加了平津战役以及进军中南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昌辉进入武汉第三十三高级干部文化速成学校学习,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了各种准备。

任昌辉一共在校学习三年多时间,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任昌辉被调到河南省军区担任参谋长,1961年,他改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郑州卫戍区司令员。任职期间,任昌辉做了大量有利于我军正规化建设的工作,尤其是在战备训练以及培养后备人才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授衔后十年,也就是1965年,任昌辉离职休养。离休之后,任昌辉并没有闲着,他依然关心我军的各项建设,并积极献言献策,为我军的正规化与现代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任昌辉也积极撰写战史以及回忆录等方面的内容,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晚年的任昌辉主要生活在郑州,于1989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