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复评落下帷幕。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位顶尖导师,对200名复评入围学生进行了分组交流和全方位考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遴选出100位正式学员。宝山区有4位同学成功入围,成为这份荣耀名单中的一员!他们分别是来自:行知中学高一年级的肖仪潇同学、上大附中高一年级的戚昀霏同学、行知中学高二年级的鲍运豪同学以及行知中学高二年级的黄子祺同学,祝贺他们!同学们凭借出色的科学精神、扎实的科研素养和强烈的探索动力,在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展现了宝山学子的风采。
学员风采
高一年级 肖仪潇
行知中学
肖仪潇同学喜欢观察并思考创新解决方案,结合个人兴趣和爱好,提出创意,获得过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她在学习之余经常向老师请教创新问题和思维方法,不断提升自己。在评选过程中,认识到作为“未来科学家”学员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也要有抬首苍穹的勇气。相信她在今后的培养计划中会有更多收获!
高一年级 戚昀霏
上大附中
戚昀霏同学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经常提出疑问并动手实践,喜欢工程、设计、制图与人工智能。从初中开始,就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无极限活动等第奖。在高中,通过模块化和社团课程深入学习工程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开展《危险骑行的监测与预防装置》研究,将所学所思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也培养了创新思考、实事求是、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立志不断追求真理,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年级 鲍运豪
行知中学
鲍运豪同学勤于钻研、善于实践,在科技探索中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科研素养。在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中,他凭借“碳氢键催化反应产率预测模型”获“未来新星”奖;在第十三届同济大学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青少年组)中,其“可变体低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创新设计获一等奖;此外还斩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二等奖,并入选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市级小研究员。通过参与科技赛事,他逐步掌握了数据分析、模型搭建、论文撰写等科学方法。这些实践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创新能力,更培养了他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他始终认为科技探索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未来将继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高二年级 黄子祺
行知中学
黄子祺同学乐观自信,热爱科学探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科创探究实践活动,从初二到高二连续4年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科学院市级小研究员和工程院区级小研究员活动,以《住宅烟道导流片的研究》获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三等奖、《低碳生活能源再利用》获第十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上海地区二等奖等8个科创奖项。
在任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和技物所科创实践站学员期间,提出《智能导盲穿戴设备》的创新课题,以解决目前导盲犬不能全场景使用的难题。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选拔过程中,对此课题做进一步思考和分析,结合自己先前科创探究之路,理论和实践不断相结合,校内的学习和科创齐头并进。
境享园对外开放啦!来这里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来宝山滨江,遇见上海的第一缕晨光!感受入境中国第一站的浪漫与活力
含“金”量爆表~这些地方包出片的→
编辑:陆天宇
资料: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