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群体基数较大、人员结构多元、生活需求多样。为进一步增强新兴领域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推动新兴领域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宝山区庙行镇党群服务中心严格落实“一网格一主阵地”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党群阵地功能重塑,加强与街区党支部工作站、“多格合一”工作站、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会客厅的互促共融,持续强化“空间融合、功能融合、队伍融合”,为网格治理提供坚实的联系服务平台、协商议事平台和力量聚合平台。

01

优活动,做实联系服务平台

通过党建引领、活动赋能、阵地支撑,在细微之处彰显为民服务理念,以优质活动引流汇智,凝聚阵地人气。一是统筹区域资源,推出“便民集市”。以“爱满宝山情暖庙行”品牌项目为抓手,将志愿力量注入党群服务空间,并联合网格和街区内“小个专”等力量,推出小家电维修、理发等生活服务,推出口腔咨询和健康义诊等健康服务,并且为80岁以上的老人、退役军人、残疾人、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提供免费服务。


二是数智技术赋能,设置“健康驿站”。在接待大厅设置的“智慧健康加油站”也是主动服务百姓的有效载体。一系列智能屈光仪、交互运动镜、肺活量测试仪等智能设备,即使是老年朋友也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轻松完成各项健康监测,平时也方便骑手等新兴领域群体在闲暇之余来阵地进行健康监测。



三是聚焦骑士友好,打造暖“新”驿站。推出学习菜单、民生热线以及《骑手·美好生活宝典》等,并量身打造“五分钟微党课、十分钟工间课、三十分钟实践课”,让学习与服务触手可及。以驿站为纽带,通过不定期开展“以心暖‘新’”系列慰问活动,凝聚骑手力量,组建骑手联盟,实现“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的转化。



02

创载体,做实协商议事平台

坚持把网格党群阵地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的物理支撑,成为凝聚党员和群众了解治理、参与治理、支持治理的实践支柱。一是拓展功能空间。在党群中心,设置“多格合一”工作站,由街区党支部统筹调度,推动城运、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市容环卫等基层治理力量入网进格、驻点工作,变“吹哨报到”为“力量驻点”。二是搭建议事平台。设立治理议事厅,动态公开议题进展与解决成效,形成资源共享、议题共商的良性循环,实现街区全景图、公共议题、综合网格工作等机制同步上墙,让治理成效可看、可感、可知。三是聚力赋能增效。在中心新增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会客厅,物业咨询台、治理案例交流营、善治赋能培训等多项服务,定期召开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协商议事会,先后对社区治理热点难点问题如:小区流浪猫怎么管?楼道堆物引发纠纷怎么办?等疑难问题开展案例交流和培训赋能。

03

畅机制,做实力量融合平台

依托街区党支部工作站与“多格合一”工作站合署办公优势,形成街区党建与“多格合一”双推进、互支撑的工作模式。一是健全工作会商机制。建立“日碰头、周调度、双周例会、月度例会”制度,并制定党建联席会工作规则,对网格内“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问题及时协调,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作用,积极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的界限,快速响应群众诉求。二是汇聚阵地力量资源。依托“中心+”融合效能,将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工会、团委、妇联等30余个条线力量和学校、养老机构等公共资源汇聚在网格,实现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把治理的能人和对象聚在阵地。三是积极培育骨干力量。引入区社区治理学院精品课程进党群阵地,推出《哥俩好系列课程——有话好好说》《如何有效开展街区议事会?》《街区群众工作法——如何激活街区骨干力》等特色课程,组织“多格合一”骨干力量开展培训赋能。并运用中国好人林庆凡物业善治工作室等载体,针对《如何破解停车难》《巧解邻里漏水矛盾纠纷》等开展案例交流研讨、头脑风暴等实训课程,切实提升基层治理队伍能力水平。



接下来,庙行镇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阵地功能融合,让更多治理载体落在阵地,更多治理成果呈现在阵地,通过做优服务,进一步提升阵地的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

境享园对外开放啦!来这里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来宝山滨江,遇见上海的第一缕晨光!感受入境中国第一站的浪漫与活力

含“金”量爆表~这些地方包出片的→

通讯员:龚薇

编辑:陆天宇

资料:庙行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