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特殊教育界,王芳这个名字是大家都熟知的。看她的成绩和资历,一般人很难和她30多岁的年龄联系起来。但在自闭症康复教育这个领域,王芳早就是颇有影响力的存在了。自从和“星星的孩子”结缘,她就成为这里的“麦田守望者”,把爱心和匠心凝聚在这片田地里,十五年如一日。


在宝山区培智学校的一间个训室里,王芳正在辅导一名9岁的女童,这个身穿粉红色外套的小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白板上张贴的绘本画,画面上几只小鸟并排站在一根架空电线上,而画面的主题是“排队喽”。


在王芳声情并茂的引导下,女童对自己看到的场景非常专注,将自己的想象力代入到这个小鸟排队的生动场景中。



类似的儿童游戏还有很多,王芳总能找到合适的教具、合适的方案,以最合适的途径对这些“星星的孩子”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们获得点点滴滴的成长,日复一日。

事实上,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是很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比健康孩子之间的差异大很多,因此个性化的辅导教育才更有效。王老师为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了“一人一案”,并在14年多的时间里,开展了9600余节自闭症康复课,每一节课都凝聚着她对特殊教育的热爱与承诺,以及对每一位孩子未来的期许与努力。王芳无数次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与碰撞,她所有的成功和荣誉都立足于孩子们的成长进步。



宝山区培智学校自闭症康复教师王芳表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其实是社交沟通方面的,包括一些行为上的刻板。当他们进入集体以后,会产生很多的集体不适应行为,那么如何让他们在集体中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呢?对于个训老师来说,其实是给他们一个在集体环境里的支持。学校里教的这些方法、策略,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家长就可以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训练,保持学校和家庭训练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帮助他们更好地从学校走向社会。

宝山区培智学校校长沈志萍告诉记者,老师们从刚刚开始对自闭症儿童抱有爱,到后来发现仅有爱是不够的,而更需要专业。王老师从一名普通的康复教师成长为自闭症教研组的组长,到现在能够巡回指导全区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工作,以及全市的自闭教育儿童教育工作,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当中,王芳老师经过了15年的磨砺,她不仅仅是对这些孩子有爱,更是因为有扎实的专业支撑。



王芳是2010年7月进入宝山区培智学校工作的,现任学校自闭症教研组组长、宝山区特教指导中心巡回指导教师、上海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指导中心巡回指导教师。王芳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爱生如子的教育关怀、玉汝于成的职业追求耕耘在三尺讲台,把对特殊教育的满腔热情深深地倾注在这些特殊孩子的身上。

她不仅日复一日坚持为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还多次进入家庭对家长进行指导,让家长学会如何在家利用图片、文字、身体语言等方法引导孩子进行活动,并尽可能与学校的教育辅导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水滴石穿,久久为功,密切的家校合作让孩子们获得了进步,也使他们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从2012年开始,王芳参与学校“自闭症儿童生活故事阅读画册丛书编写”项目,和团队成员一起编故事、画插图,为自闭症儿童出版了一套适合他们的画册读本。2019年又参与了学校“自闭症儿童社交课程研发”项目,出版了全国首套《自闭症儿童社交课程指南》,并成功申报上海市“十三五”市级课程,成为全市从事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一线教师手中的宝典。




从2020年9月起,王芳除了任教培智学校自闭症康复训练课外,还兼任宝山区特教指导中心巡回指导老师。她成为宝山区专业康复教师进入普校蹲点指导的第一人,给普通学校教师提供专业支持,解决了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教育支持问题,促进了“融合教育”的发展。




2020年,上海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指导中心在宝山揭牌成立,王芳作为学校自闭症教研组组长,也成为上海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指导中心的兼职巡回指导教师,多次跟随市中心巡回全市各区,为解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提供助力,她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上的专业钻研让她多次在市级层面进行主题报告和分享交流,让优质的特殊教育惠及更多有需要的群体。


十五年如一日耕耘在特殊教育战线上,王芳以爱心和匠心筑梦,为一个个“星星的孩子”点亮心灯,拥抱未来。

境享园对外开放啦!来这里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来宝山滨江,遇见上海的第一缕晨光!感受入境中国第一站的浪漫与活力

含“金”量爆表~这些地方包出片的→

记者:段小龙 仲昱峰

编辑:陆天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