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诗人的思维大都是与众不同的,否则就写不出来好诗。占国兴,这位自称是诗人,他写出了什么好诗尚不得而知,但他有着与众不同的不正常思维,我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

占国兴写了一篇小作文,充分展现了他那异于常人的思维。这篇小作文字数不多,条理清晰,简洁明了,神奇地证明了毛星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即胡锡进和莫言没有他的农民父亲贡献大。



那还是在许久以前,毛星火账号还没有被封,在网上异常活跃,整天喊着起诉莫言和胡锡进,流量爆火,以至可支撑起每天游山玩水的生活。在这期间,毛星火曾说胡锡进和莫言没有他父亲贡献大。

毛星火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农民当然是可敬的,而且对国家和社会也是有巨大贡献的。但是要注意,这样说指的是农民群体,而不是具体哪个农民。

具体单个的农民,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能不得称得上巨大,需要看实际情况。而如果要与某个人比较谁贡献大,那就需看各自成就了。



怎么看各自成就?由于毛星火的父亲、胡锡进、莫言三人职业不同,所以不能以专业方面成绩对比,最合适也最简单、最直观的比较,就是看谁为国家纳税多。

这样比的话,很明显,毛星火的父亲是没有胡锡进与莫言贡献大的。毫无疑问,这是每一个具备正常思维的人的共识,并没有任何贬低毛星火父亲的意思。

然而,占国兴这个大诗人,却自有一套神奇的逻辑,硬生生论证出,毛星火的父亲比胡锡进、莫言的贡献大。占国兴的神奇逻辑公式,叫作“等量代换”。



怎么等量代换?看好了,奥妙就在这里。占国兴之意,现在全国有4亿农民,要是这4亿人都是胡锡进,都是莫言,就没有粮食,没有城市建设的劳动力。

所以,占国兴认定毛星火说得有一定道理,所以按照这个神奇的逻辑,毛星火的父亲,这个普通的但却可敬的农民,就是比胡锡进和莫言的贡献大。

怎么样?看懂了吗?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诗性?是不是很占国兴?是不是非同一般、异于常人?4亿农民变成4亿胡锡进或者莫言,后果太可怕了。



不过,既然占国兴能这样等量代换,我们不妨按照他这神奇的逻辑再拓展一下:

要是这4亿都是占国兴呢?要是这4亿都是他吹捧的大司马呢?要是这4亿都是张维为呢?要是这4亿都是朗朗呢?都是刀郎呢?都是姚明呢?都是郭德纲呢?都是魏书生呢?都是任正非呢?都是钱学森呢?都是杨利伟呢?都是李子柒呢?都是胖东来呢?都是李世民呢?都是海瑞呢?都是包拯呢?都是岳飞呢?……

这样替换,请问占国兴,粮食从哪里来?城市建设的劳动力从哪里来?



所以不难看出,占国兴这个神奇的逻辑是无比荒谬的。其荒谬在何处呢?就荒谬在进行了整体替换。

占国兴比较的,是毛星火父亲这个农民与胡锡进、莫言的贡献大小,这是对个体之间的比较,但是他却把所有农民都替换成胡锡进或莫言,进而推导出了无人种地、无人劳动的结果。

而按这种逻辑,随便替换任意一个非农民、非体力劳动者,结果是一样的。

占国兴为了贬低胡锡进和莫言,使用的这套逻辑,完全可以用于他所极力支持的司马南身上,也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