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总是以她独有的温柔,轻轻地叩开了岁月的大门。而在古人的诗词中,她则是用最细腻的笔触,在沉寂了一冬的土地上勾勒出最有生机的绿意。



人们漫步在这最有生机的绿意里,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无限的思索。思索到底是岁月太过匆匆,还是我们未曾留意,竟让这早春的温柔,成了每年最期待的惊喜?

这样的惊喜,在杜甫的诗中,它是化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

这样的惊喜,在孟浩然的诗中,它是清晨时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自然宁静与诱人的生机。

不过,要说古今最为有名的早春诗,那还要得数韩愈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诗如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02年前的大唐春天,56岁的韩愈刚刚做了礼部侍郎。就沐浴在京城那满城的春风春雨之中,心中无比的畅快。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韩愈之所以感觉无比的畅快,并不是因为他得到了加官进爵的机会。

而是因为他临危受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在镇州叛乱的叛军,平息了一场可能会发生的腥风血雨的叛乱。

这样的结果,使得当时执掌天下的唐穆宗龙颜大悦,当即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的位置提拔到吏部侍郎,而这样的功勋,让韩愈感觉比做任何官职都还要高兴。

人一高兴起来,在他眼里什么东西都是好的。比如刚刚考取进士的孟郊,揭榜之日,他觉得长安所有的花儿都在对着他笑,所以便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的名句。

此时的韩愈也一样,他看着京城的早春,便感觉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春光无限。即便是春雨绵绵,他也觉得动人无比,魅力无穷。

这时,他想到了做水部侍郎的好友张籍,于是便邀请他一起共同出游赏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张籍竟然以事务繁忙,年事已高拒绝了他的邀请。

韩愈因此挥毫泼墨,写下了这一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希望能够激起张籍出游赏春的兴致。



深度赏析

在本诗的题目中,水部张十八即是唐代诗人张籍,因其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所以人们便称之为张十八。

在开篇的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中,诗人描述了京城的细雨,纷纷扬扬,丝丝缕缕,都宛如酥油一般细腻、润泽。

此处的“天街”,指的是京城的街道;而“”是动物的油,此处诗人用其来形容春雨的细腻与珍贵。

早春的雨水,不管在哪里都极其的珍贵,而诗人所看到的初春细雨,更是细腻润滑,所以诗人用“如酥”来形容,真可谓是精妙地抓住了“春雨”的特质。

这样的描写,既暗示了春雨对大地生命的滋养与唤醒,又让人感受到了早春的温润与生机,激发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无限遐想。

这种能滋养万物的早春细雨,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有着异曲同工的美。

第二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紧接着说,此时的天地之间,万里山河,到处都仿佛荡漾着无穷的草色,可当你挨近察看时,却又若有若无。



这时候的小草,只有嫩嫩的草芽,它们从土壤中偷偷地探出头来,既稀疏又矮小,若隐若现,好不可爱!

此时的早春,大地仿佛还在冬日的安抚下沉睡,春意尚未覆盖山河。然而,一场细雨过后,翌日,春的讯息便悄然在天地之间播撒开来。

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早春草色,让诗人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欣喜。然而,当他满怀喜悦走近细看,却又难以分辨其颜色。

这一景象,诗人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描述,真可谓是神来之笔。因为这轻轻的一笔,便让早春独有的草色跃然纸上,简直是传神至极。

在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诗人对初春之景那可真的是高度赞美:

“京城早春那‘润如酥’的细雨,以及充满了无限生机的嫩草之色,都堪称是整个春景中最美的风光。这是晚春那烟柳满城、略显衰败的晚春景象所不能比拟的。”

古人写春景,大多赞美晚春繁华,或者感伤晚春景致的衰败,而韩愈却独辟蹊径,认为生机勃勃的早春,才是整个春天最美的春光。



这是一种对早春春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你想,经过了那么漫长的寒冬,早春的余寒尚存,现在细雨绵绵,却忽见早春这美妙的草色,当然是禁不住地惊喜交加。

毕竟,“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才是早春独有,它预示着大地回暖、春天的回归。而到了满城烟柳之时,也已是春意阑珊,实在没有什么惊奇之处。

这种独特的审美取向,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更透露出他那超脱世俗、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

这种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使得韩愈觉得早春的美,是一种清新脱俗、质朴无华的美,它虽然没有任何的雕饰,却能深深地触动人心。

所以,在韩愈笔下,这样的早春春光,生机勃勃,而又魅力无限,读了便让人感觉如在眼前。这样的春光,试问谁又能够抵挡得住它的魅力呢?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当水部侍郎张籍看到韩愈笔下这样生机勃勃而又充满无限希望的早春后,可能再也不会推说公务繁忙,或者年事已高,从而应邀赏春。

想想韩愈一生,被人们赞誉为一代文宗,其散文更是雄视百代,被人们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笔下,既有针砭时弊的豪迈雄文,也有感染力强的抒情好文。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中,他也以诗歌的独特魅力,使此诗成为了古今最有名的早春经典。



最为重要的是,本首诗并没有繁复的说理,亦无华丽的辞藻,只是简简单单地描绘了早春的景象,便取得征服古今读者的效果。

而且正是这一份简约与纯粹,却勾勒出了大自然最动人的瞬间。这不仅是韩愈对早春的赞美,更是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捕捉。

因此,当我们吟诵此诗时,仿佛便看到了那嫩绿的芽尖,听到了那细微的鸟鸣,感受到那初春的温暖与生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