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塌了!病人DeepSeek后质疑我的治疗方案,气得我自己又查了一遍指南,才发现指南更新了……”近日,广东一位医学博主“孤芳自赏”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


评论区中,不少网友都表示遭遇过类似情况。有网友称:“昨天出门诊,给患者解释完了。他给我看DeepSeek查的结果,和我说的一样,患者夸我专业负责。”该网友调侃称,“感觉离下岗不远了。”




23日,发帖博主“孤芳自赏”告诉记者:“患者用DeepSeek查过后,就相关治疗方案有点疑问,和我咨询了一下。”他表示,DeepSeek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正确的。“我们地方(医院)有些药没有就用了替换药,已经和患者解释清楚了。”

还有一些医生博主晒出了和“孤芳自赏”相似的经历。2月16日,博主“幻空°”发帖称,上班时遇到病人拿出DeepSeek的诊断方案,直接找他开药的情况。


23日,上述博主表示,自己是深圳某医院的医生。2月16日,一位患者拿着DeepSeek给出的治疗灰指甲的处方建议,要求他开药。他表示,从治疗灰指甲来说,DeepSeek给出的处方是靠谱的,关键是要诊断。

博主“幻空°”表示,他最后给患者开了药,晚上回家就问了DeepSeek,遇上患者带着DeepSeek的诊断方案,要求直接开药该怎么办。“DeepSeek说得还算合理,最主要是要和患者沟通,告知用药风险。”他说。

湖南严禁互联网医院用AI开处方

多地设“红线”

近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了互联网医院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湖南省医保局此次发布的《通知》中,关于“规范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处方”的内容规定,互联网医院须按规定接入省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并进行电子处方流转,处方行为须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事实上,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2022年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中,就有多处对人工智能使用的限制规定。其中包括“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此外,“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心脏内科的医生告诉记者,医院医生开处方的时候是不会使用人工智能来进行辅助的,而购药平台在销售处方药的时候,线上医生会开具电子处方。据其了解,这些也是由值班医生在线开具的,不会出现使用人工智能来开具的情况,因为医生要对自己所开具的处方负责。

不过该医生也表示,规定“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也是制度上的进一步明确。“毕竟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比较多,很多医院也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医生的工作。但是像开具处方、决定治疗方案这种事情,还是需要由人来决定。”

万一出现误诊

DeepSeek需要担责吗?

据红星新闻消息,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如果是个人使用DeepSeek“看病”,一旦出现“误诊”等情况,DeepSeek一方是无需担责的,“DeepSeek已明确告知给出的处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直接的诊疗方案,并且DeepSeek只是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只能作为一种医疗建议,处方在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认可下不能作为专业的诊断方法。”

付建还表示,《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药学服务指南》明确规定,执业药师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辅助开展处方审核及药学服务,但不能完全由人工智能程序替代。因此医生使用DeepSeek等作为诊断辅助是可以的,但是人工智能给出的内容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如果医生将Deepseek等给出的处方直接给患者使用,那说明医生是认可这种治疗方法的,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是需要医生承担相应责任的。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也表示,在我国,医疗处方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开具,因此如果患者自行按照DeepSeek的建议进行治疗,而未经专业医生的确认,一旦出现问题,DeepSeek通常不承担法律责任,患者需要自行承担因使用该建议而产生的风险。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为就医、看病带来了便利,但作为个人,我们应审慎对待这些工具的建议,将其作为参考而非决策依据。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最明智的选择仍然是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张起淮说。


把AI“倒逼”,变成主动精进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前有今年上半年即将推出的AI医院,后有DeepSeek这样的民间“医生”,处于夹缝中的医疗从业者产生焦虑在所难免。有专家表示,目前DeepSeek技术上并不能取代传统门诊,尽管如此,在AI面前,医疗领域从业者需要思维和认知的革新。AI很有“自知之明”,在DeepSeek的回答中,它很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目前无法取代人类医生,同时也证明了AI强大的学习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功能细节的优化,当前无法实现的技术问题,未来很可能会有解决方案。而随着AI相关法律、法规、伦理方面的规则健全,认责方面的限制也会逐渐突破。

与其担忧AI是否会抢医生的“饭碗”,不如正视AI的崛起如何倒逼从业者重新审视自己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限于医疗领域。曾有一位学生问起张雪峰,自己数学不好是否会影响从事会计这个行业,张雪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因为会计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规则的合理运用能力,而非计算能力。如果只是计算能力,那么很快就会被AI取代。

而作为医生,对生命的敬畏、临床直觉、跨学科整合能力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医生除了要给患者提供生理上的最佳治疗,更应具备同理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给予患者精神上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AI很难复制与取代的。而AI+医疗正在促进从业者们不断精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个医疗服务的效率与体验。

当我把“AI是否会取代医生”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得到的回答是:“类似工业革命中纺织工被织布机取代,但催生了设计师、工程师等新职业,AI不会消灭医生,但会淘汰那些拒绝变革的从业者。”以DeepSeek等大模型为代表的AI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筛具,筛去那些低端的、共性的、数据化的职业,同样也在筛去刻舟求剑、固步自封的从业者。

比起人类的前三次科技革命,AI引领的这一轮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更大,不但涉及技术,还关乎伦理、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在重塑全职业的新形态。AI的出现,席卷当下各行各业,没有所谓的能屏蔽AI的“世外桃源”,唯有积极拥抱AI,在压力下不断精进。

“倒逼”这个词,可能更具被动性,也凸显了变革中的阵痛,而其真正意义是进化和升级,这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之前的每一次科技革命,人类都在积极地拥抱变革,从人机竞争最终走向人机协同,这一轮也不会例外。就像未来的医疗必然是人机协同的共生关系,AI承担数据驱动的任务,医生专注于价值驱动的决策,而各行各业也都要在“倒逼”中提炼核心竞争力,跑赢这场全人类的技术赛跑。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