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接连成功救治了两例因心搏骤停导致猝死的患者,为他们重燃生命的希望。目前,两位患者已康复出院。
2月4日上午10时30分,53岁的患者余先生(化名)到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就诊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情况危急,急救中心现场立即展开不间断心肺复苏,其间患者出现6次室颤,医护人员给予电除颤及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20分钟后,余先生恢复室性自主节律,但生命体征依旧不稳定,意识不清且反复室颤。重症监护室紧急会诊,王敬东主任、张萌副主任及张虎主治医师当机立断,立即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20分钟后,ECMO顺利开机,并在30分钟内正常运转,为抢救余先生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经了解,余先生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冠脉支架植入病史,ECMO稳住生命体征后,急救中心副主任于波涛迅速为余先生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严重痉挛、左主干完全闭塞。“急性左主干闭塞的心梗死亡率非常高,大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机会到达医院,即便到达医院,即刻和1个月的死亡率也极高。”于波涛说。
诊断明确后,于波涛副主任紧急为患者实施了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常规导管导丝进入左主干困难,在导丝反复的探查路径后顺利进入一根血管,成功拖带导管到达主干开口,球囊扩张的那一刻,患者的血压从70-80mmHg直接升至120-130mmHg。患者术中又发生室颤8次,均除颤成功,手术最终顺利完成。
术后,余先生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术后第三天,余先生意识逐渐恢复;术后第十天,余先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会诊,为他量身定制了心理辅导、中医调理、高压氧治疗等一系列康复方案,同时加强了对患者心脏和呼吸功能的康复干预。术后20天,余先生完全恢复,能够正常思考和计算,无任何功能损失。
就在余先生进入ICU的第二天,又一场生死救援在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上演。37岁的年轻患者张先生(化名)在与朋友聚餐后突发猝死。医院急救中心程鹏医师在院前急救中迅速启动抢救措施,患者送至急诊后由ICU张萌副主任和滕军副主任医师接手治疗。医疗团队迅速采用ECMO进行支持,并成功为患者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抢救,张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顺利康复。
2月24日,余先生和张先生一同迎来了康复出院的日子,医院为他们举行了一场温馨的出院仪式。仪式上,一位患者家属激动地说:“从来没想过我老公会跟死神如此接近,感谢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让我们这个家得以完整。”于波涛副主任为两位患者精心准备了书籍《拯救心脏》作为出院礼物,希望这本关于心脏健康的科普书能陪伴他们开启新的健康生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