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基地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奉节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在奉节县青莲镇试点,从“林下、林中、林上”空间着手,引入“国企+民企+村集体+产业大户”主体协同参与,推行“三空间四主体”模式,推动林业资源立体多元经营利用,持续壮大林业经济,实现资源变“资产”、产权证变“银行卡”,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林上抚育

在“林上”施策,优化森林结构。一是建设储备林示范基地,按照“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原则,青莲镇抢抓政策机遇,引入重庆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保持林农的承包经营权不变,把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分离出来,实行整体流转,建设10万亩国家战略储备林示范基地,开展集中连片、科学精细管理;二是实施森林抚育,为进一步改善林分质量,多措并举,分类施策,采取以生态疏伐和卫生伐相结合的抚育间伐、修枝、割灌、清理枯死木及落叶等措施对林地进行抚育,充分保障林木生长空间;三是实施森林改培,组织专业人员对林地温度和湿度进行实地考察,对林窗、林隙、林缘及采伐后林间空地,因地制宜补植鹅掌楸、杉木等适生树种,使现有林分逐步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不断提高森林质量。目前,已完成森林抚育4.9万亩,改培2.8万亩。

在“林中”套种,拓展经营品种。改变传统单家独户经营模式,统筹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与中药材、油茶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打造多元主体,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实现资源优化利用,采取“国有企业+招引企业+村集体+农户”多元投入模式,由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统筹,林农出林地,建立利益共同体;二是合理分配收益,对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村富民”和提高林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要求,按企业20%、村集体经济组织30%、林农50%的方式,对多元主体发展模式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实现“三方”共赢;三是科学实施套作,通过引进重庆川安医药有限公司和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考察当地经济收入和地理条件后,选择在林中套种补植黄柏和油茶。其中,投入857万元利用国家储备林和低效商品林、疏林地、灌木地等各类适宜的土地资源种植油茶1.6万亩,套种黄柏种植基地5000亩,带动2家产业大户参与油茶种植与管理,在提升种植技术的同时,增加当地就业务工率。


林下种植的姬松茸

在“林下”间作,实现循环利用。奉节县联合企业组织科技特派员,对林区生长环境开展“地毯式”调查,对当地参与农户进行“保姆式”培训,结合森林防火配套林下间作水池、步道等基础设施,提供林下间作技术支撑;青莲镇坚持“生态、绿色、高效、立体、循环”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由重庆三峡之巅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无争议林地和间作种苗,引入重庆鲁合秋钦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食用菌种,实施“抚育枝丫—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林下产业”绿色循环产业链。截至目前,累计发展林业经济经营面积突破10万亩,带动4816户群众获得流转费352万元/年,20个村集体稳定收入88万元/年,提供务工岗位1500人次,累计为当地群众带来务工收入1800余万元。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 重庆市林业局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