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汉台区自2023年初启动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路径,将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作为全国试点县区,汉台区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审慎稳妥”推进原则,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紧盯“三项负面清单”,牢牢抓住“两项前置条件”守正创新、探索推进,先后出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等6份配套文件,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024年9月,徐望镇徐家湾村完成了全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38.19亩土地以248.24万元的价格成功出让,成为汉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破冰之举”。

“这块地以前是村里的闲置砖厂房,两三年没有利用,现在通过入市交易,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了这些钱,村内修路、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就有着落了。”徐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朱新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喜悦之情。他介绍,入市收益将主要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分红,真正让农民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徐家湾村的成功经验为汉台区其他村社提供了示范。随后,汉王镇繁荣村1.0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也成功入市,交易价款23.54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摸排出符合入市条件的地块62宗,总面积276.04亩,为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乡村发展空间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核心在于让农民共享改革红利。“我们制定了差别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体系,助力村组将集体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完成‘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金’的增值转变。”市自然资源局汉台分局局长崔涛说。他介绍,出台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按三种类别确保入市农民获得长期性、可持续收益。

据了解,徐家湾村的入市土地将用于建设汉台区重大项目百万羽智慧蛋鸡养殖基地,入市收益在扣除国家相关税费后,剩余部分将按比例分配给村集体和村民。“现在土地入市了,村里有了钱,我们也有分红拿,还能就近在项目基地上找个活干,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保障。”徐家湾村村民曹凤云对记者说。

汉台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2024年12月,汉台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案例被评为全国“农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

(记者 张依 通讯员 黄雯)

来源: 汉台发布 编辑:燕子 审核:临风

汉中市新媒体协会成员单位

法律顾问:陕西众致(汉中)律师事务所 周乐律师

点击在看,转发周知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