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枝头玛瑙红,近却樱桃压枝弓。

眼下,在潍坊安丘景芝镇,大樱桃相继成熟,红了田园、绿了乡村、富了村民。该镇大打特色农业牌,积极探索发展“樱桃经济”,“红樱桃”撬动了“大产业”,开辟了村民致富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早春时节,果香涌动;大红樱桃,红艳欲滴。这几天,在潍坊安丘景芝镇前院村的红樱谷生态种植农场,果农正在高兴地采摘大樱桃。这里因采用空气能制冷提前休眠新技术,施用发酵牛奶,使大樱桃提前1个多月上市,价格也格外让人羡慕。

潍坊安丘景芝镇红樱谷生态种植农场场长刘东辉说:“销售价格现在是特级果260元一斤,一般的果150、160元每斤的都有,通过电商、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往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等地。”

潍坊安丘景芝镇前院村自2017年开始学习探索种植大樱桃。近年来,红樱谷生态种植农场场长刘东辉借力潍坊安丘供销社的项目扶持,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村里,随着大樱桃提早成熟上市,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军和村民在大棚里设立“书记助农直播间”,让大棚樱桃打开了销路,发往全国各地。


潍坊安丘景芝镇前院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军介绍,经过7年的不断积累,强化创新,现在种植大樱桃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收入每年都稳步提高,预计今年村委收入增收20万元。村里的好多年轻人看到了种樱桃的实际收益,都加入了种植大樱桃的阵营。

据了解,潍坊安丘景芝镇前院村是景芝镇埠口村带动起来的大棚樱桃专业村之一。眼下,在景芝镇埠口村,农技服务人员下沉一线,深入樱桃大棚,与果农手把手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大樱桃的品质和产量,果农对今年的收成满怀信心。

潍坊安丘景芝镇埠口村果农高在新兴奋地介绍:“我这个棚,按上年价格计算,按今年的产量计算的话,一亩地就是6万块钱。我这个是8亩棚,收入48万块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埠口村地处峡山水库上游,依托温带季风气候和沙质土壤优势,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成立生态农场,发展大棚樱桃种植产业,形成了早期红灯、中期美早、晚期黄蜜为代表的梯次发展格局,成为鲁中地区重要的樱桃生产基地。注册的“醉红灯”大樱桃被认证为绿色食品,是中国首届樱商大会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推荐品牌。

潍坊安丘景芝镇埠口村党支部书记高云涛说:“俺村里从1994年开始发展樱桃,俺村里现在有樱桃大棚466个,面积是1700亩左右,年产值达到1.2亿元。”


近些年,潍坊安丘景芝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新农人回乡创业,帮助村民走科技富民之路。大樱桃产业实现了数字化土壤墒情监测、智能温控管理,棚内温度、湿度等数值都可通过手机进行随时监控,光照、浇水、布肥等通过监控数值变化可以自动调节,科学种植出来的樱桃不仅产量高、果重大,而且甜度高,品质好,深受客户青睐。

潍坊安丘景芝镇镇长刘小龙说:“埠口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大棚樱桃种植产业,是景芝镇发展大棚樱桃的‘领头雁’。景芝镇以埠口村为示范点,组织周边村及种植大户开展技术观摩,通过‘传帮带’模式,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镇已建成樱桃大棚750余个,每年可为全镇带来1.6亿元收入。下步,景芝镇将坚定不移把生态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强化‘生态农场+设施农业’双轮驱动,紧抓‘电商赋能’,进一步抢占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安丘融媒记者 曹宗堂 韩庆学 通讯员 韩筱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