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份文件犹如一盏明灯,为农业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于高粱种植产业而言,更是蕴含着诸多重大机遇与积极影响。
一、政策导向与市场影响
1、政策扶持与收益保障
文件明确提出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这一举措对于高粱种植户来说意义非凡。稳定的政策扶持是高粱产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过往,高粱价格波动较大,种植户面临着市场价格不稳定带来的收益风险。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各类补贴政策,未来或许会针对高粱种植出台专项补贴,或者将高粱纳入补贴范围,这将极大稳定种植户的收入预期。以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为例,通过补贴提高了农民种植玉米和大豆的积极性,高粱种植也有望借助类似政策东风,提升种植户的积极性,扩大种植规模。
2、科技创新驱动高粱产业升级
“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这为高粱种植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种业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将加快高粱突破性品种的培育。科研人员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高粱品种。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将惠及高粱种植,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3、市场需求拓展与产业融合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高粱的需求逐渐多元化。文件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面开发食物资源,这为高粱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高粱不仅是酿酒的重要原料,在食品加工领域,高粱制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如高粱面制作的食品、高粱酿造的调味品等。此外,高粱在饲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政策的推动将促使相关企业加大对高粱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拓展高粱的市场需求,带动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高粱供应现状
高粱在中国种植分布也比较广泛,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6成以上。2024年国内高粱播种进程较为顺利,在高粱的生长期间,气候适宜,大部分主产区质量较好,小部分地区在收获期多雨,质量偏差,国产高粱产量整体出现小幅增产。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国内高粱产量在323.9万吨,同比2023/24年度增加6.07%。除国产高粱外,我国还需进口高粱来弥补需求缺口,进口高粱根据来源国的不同,可分为澳大利亚高粱、美国高粱和阿根廷(后文我们简称为美粱、澳粱和阿梁),市场所流通的进口高粱大多为澳粮、美粮和阿粱。
综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为高粱种植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的引导下,高粱种植户应积极响应,抓住机遇,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为我国高粱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