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脑梗塞的发病率在我国飙升,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身边的真实案例,都让人不寒而栗。
从中老年群体到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甚至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突发脑梗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医院急诊室里,二三十岁的患者倒下的消息屡见不鲜。
脑梗在中国已经不再是老年病,那么,诱使年轻人发病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平时可以避免吗?
血栓是罪魁祸首
脑梗发病的病因可以归结为多个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的形成。血栓在血管中形成后,会阻塞血流,导致脑部缺氧和营养不足,从而引发脑梗。此外,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类的慢性疾病,亦是脑梗常见的诱因。
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壁变厚、弹性降低,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而高血压则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容易发生破裂或损伤,造成血栓形成。长期高血糖则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除此之外,遗传因素、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是引发脑梗的危险因素。
为何会年轻化?
除了脑梗,近年来中国心梗发病率也在年轻化,这一现象同样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什么原因让年轻人“心梗”这一问题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首先离不开与脑梗相似的健康危机——饮食不规律,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以及长期的精神压力。
高油高糖的围猎
几十年前,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以五谷杂粮、蔬菜豆类为主,虽然不算丰盛,但也相对健康。
然而,今时今日,饮食结构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习惯。炸鸡、奶茶、烧烤、火锅、甜品,这些食物不仅充斥着大街小巷,还被社交媒体塑造成了一种“精致生活”的象征。
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食物,血脂水平会飙升,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大大提高,而高血压更是脑梗的直接推手。可问题在于,这些食物的成瘾性极强,让人欲罢不能。早晨来杯高糖奶茶配炸串,午餐点个重油重盐的外卖,晚上再来顿烧烤撸串,这样的饮食习惯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然而,每一顿下肚,都是对血管的一次考验。
久坐、熬夜累积隐患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高强度的工作方式,久坐和熬夜成了常态。很多上班族一天能坐上十几个小时,除了通勤和吃饭,几乎不怎么运动。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而血栓一旦堵塞脑部血管,脑梗就会不请自来。
如果说久坐只是埋下隐患,那么熬夜和压力就是让它提前爆发的催化剂。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自然的生活节奏,可如今,熬夜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
无论是为了工作加班,还是为了娱乐刷手机、打游戏,睡眠时间不断被压缩,而长期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稳定,加速血管的老化。更可怕的是,现代社会的高压环境让焦虑感无处不在。房价高、职场内卷、工作强度大,这些都是长期性的慢性应激源,导致体内激素紊乱,进一步损害血管健康。
高压生活与焦虑症
压力过大和焦虑情绪也是导致年轻人脑梗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城市里,不论是职场的压力、房贷的负担,还是生活的不确定性,年轻人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996”工作制和职场内卷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日常,他们为了事业拼命付出,放弃了足够的休息和心理调适。
长期的高压工作环境不仅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脑梗。
焦虑和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影响血管的健康。当压力水平过高之际,身体便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诸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而这些激素的增多会直接对血压和血管收缩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流逝,处于这种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会致使血管壁受损,促使血栓形成几率增加,进而为脑梗的发生埋下隐患。
医疗观念严重滞后
脑梗并非毫无预兆,很多人在发病前,身体其实已经发出了警告。比如早晨起床时突然感觉头晕,短暂性手脚麻木,说话含糊不清,甚至一时之间反应变慢,这些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典型症状。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会误以为“只是累了”“睡觉姿势不对”,然后继续熬夜、继续透支身体,直到真正倒下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
另外,许多人对体检的态度也过于随意,认为只有上了年纪才需要关注血压、血脂、血糖。殊不知,这些慢性病的积累往往是从年轻时就开始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俗称“三高”,是引发脑梗和心梗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完全可以降低发病风险。但问题是,很多年轻人甚至连基本的健康检查都不做,直到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包装成潮流
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塑造了这一切,资本的推动更是加剧了局面。外卖平台、美食短视频、社交媒体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人们去消费高热量、高糖、高脂的食品,让“不健康”成为了一种时尚。
同时,企业的工作模式也在无形中加重健康危机。996工作制、长期加班、低薪高压的职场环境,让许多人被迫牺牲健康去换取生存空间。
此外,资本还在贩卖“朋克养生”这种伪健康观念。一边熬夜,一边吃保健品,一边喝奶茶,一边嚼着维生素C,这样的方式不仅无法真正挽救健康,反而让人陷入“自我安慰式养生”的陷阱。当真正的健康问题出现时,才会发现,保健品是无法替代良好生活习惯的。
如何预防脑梗?
预防脑梗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和心态。首先,要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取,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以确保身体获取所需营养。适量运动也是防范脑梗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和跑步等,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
此外,戒烟限酒是防止脑梗的重要措施。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而过量饮酒会提升患高血压与高血脂的风险,进而致使血管遭受损害。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够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最后,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察觉并医治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潜在疾病,确保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状态,此乃预防脑梗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保持积极的健康管理,脑梗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
如今,脑梗的高发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是个人的健康隐患,更是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的缩影。
要想避免成为下一个倒下的人,我们必须意识到,健康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主动去管理的。如果继续放任不管,那么脑梗的年龄门槛只会越来越低,甚至有一天,它可能会成为“全民疾病”。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今天开始做出改变,而不是等到躺在病床上才想起,曾经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避免这一切。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5-01-20 16:02《中国脑梗发病全球第一,祸根被“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