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及权威媒体报道

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这样点题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革命,绿色与产业共绘乡村新图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3日正式发布,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明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这一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关键突破。

一、科技打头阵:单产提升背后的硬核突破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其中单产提升贡献率达80%。



文件提出三大科技攻坚方向:

  1. 种业振兴:加快突破性品种研发,如耐盐碱小麦、抗病水稻等,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2. 智能装备:推广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插秧机等国产农机,支持低空技术、人工智能在田间管理中的应用
  3. 技术融合:构建“良田+良种+良技+良机”体系,南京农业大学朱晶教授指出,2025年将重点提升技术到位率,带动粮食大面积增产



典型案例:江苏已建成全国首个无人驾驶插秧机合作社,亩产提升23%;深圳投入45亿元推动人形机器人下乡试点

二、绿色为底色:从土壤到餐桌的可持续革命

文件强调以绿色科技重塑农业生产方式:

  • 资源集约:发展节水农业、粮食机收减损技术,推广适度加工与科学存储;
  • 生态治理:加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溯源整治,2025年计划改造5.8万个老旧农村小区,构建1小时航空应急救援圈;
  • 健康保障:通过科技手段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如浙江黄岩蜜橘通过生态种植提升附加值30%

三、产业有“钱景”:乡村经济的新增长极

文件提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激活三大动能:

  1. 三产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湖南汉寿生态甲鱼养殖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
  2. 文旅赋能: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河南项城芝麻产业链延伸催生1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3. 联农机制: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要求政策扶持与带农增收挂钩,2025年拟培育100个数字农业园区

四、制度护航:要素保障与农民增收并重

  • 土地改革:严控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平台;
  • 人才培育:发放“农业训力券”补贴技能培训,试点城市程序员远程承包智能农田的“数字佃农”模式;
  • 资金支持:证监会严打乡村振兴概念股炒作,同时推动种业巨头先正达科创板IPO(估值超3000亿元)



政策展望
到2030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规模预计突破8万亿元,乡村将呈现“无人机穿梭青瓦院落、程序员云端管理万亩良田”的科技图景。

正如文件所述:“让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与现代化农业深度融合,既承载乡愁,更孕育未来。”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光明网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