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举办了一次特别展览,公开展出了约3.5万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与此同时,这些照片也全部对公众开放,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

这些照片结集为《华北交通写真》,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拍摄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当时管理着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铁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网络。这批照片中,几乎没有战争场景,主要以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状况为多,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内容也不少。

虽然名为《华北交通写真》,但照片实际囊括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今天发布一组1938年天津老照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30日天津沦陷。日军占领天津后立即成立了天津伪政府(天津治安维持会),随后又成立了伪华北临时政府,地方治安维持会改组为天津特别市公署,后又改称为天津特别市政府。

第一辑:

第二辑:

第三辑:


白河渡船之上的茶壶茶碗。1939年3月。




玩耍的孩子。1939年3月。


白河渡船之上的孩子。1939年3月。


天津街头的摩登女子和孩童。1939年3月。


熙熙攘攘的街头。1939年3月。



白河,日本桥开通仪式。1939年3月。

日本桥于1939年3月由日本驻津的部队本间部队建成,当时是座木桥,因连通和平区的原日本租界,被称作“日本桥”。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该桥拆除重建,更名“胜利桥”,仍是座木桥。到了1973年,改建为水泥结构,因当时胜利路还叫北安道,所以改名北安桥。


南行始发列车到达,1939年4月。


天津开往浦口的列车正在检修。1939年4月。


樱花树已发出花苞。 1939年4月。


樱花树的嫩叶。1939年4月。


从金汤桥眺望白河。金汤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金刚桥,桥上挂着日伪时期的标语。1939年4月。




天津铁路局的桃花。


天津北站附近的街头,1939年4月。



天津铁路局,午饭后在院子里做操。1939年4月。


背着包袱讨生活的苦力。1939年5月。


拿着大包小包乘船的旅客。1939年5月。


乘船的旅客。1939年5月。


赤膊的一名少年抱着一个孩子。1939年5月。


船上一家人。1939年5月。


白河边一名赤裸的孩子。1939年5月。


白河上一艘民船上的孩子们。1939年5月。


白河上的太小船只。1939年5月。


繁忙的白河水运。1939年5月。


白河上的船只。1939年5月。


白河上的蒸汽机船。1939年5月。



北宁公园的芍药。1939年5月。


天津街头的一场传统婚礼队伍。1939年6月5日。


天津街头一名男子摆摊卖扇子。1939年6月5日。


白河警戒。1939年6月15日。


铁路青年队成立仪式。1939年7月。


京山线列车。

京山铁路,是指由北京经丰台、廊坊、天津、唐山至河北省山海关的一段铁路的旧称,是老京哈铁路的一部分。老京哈铁路的京山段是我国1881年开始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其后向东西展筑,1901年全线建成。


街头的卖瓜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