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37年,周恩来经历了人生中一段永远无法忘记的痛。那年,他在经过劳山一个峡谷时,竟然遭遇了伏击,导致他随行的11名警卫全都牺牲,只有他和几名随行人员侥幸逃生。这一事件不仅让周恩来痛心疾首,还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你知道,当时周恩来可是正在进行重庆谈判,行程绝密、保护严密。怎么就这么轻松被埋伏了呢?这背后隐藏的“玄机”,实在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中央随即展开了调查,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凶手居然是个让人完全没想到的人。就连周恩来听后也不禁眉头紧蹙,感叹道:“怎么会是他?”这事儿,你说,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说到这事儿,得从1937年4月说起。当时,西安事变已经圆满解决,国共两党为共同抗日展开了多次会谈。周恩来作为共产党代表,经常在延安和西安之间往返。这次,周恩来像往常一样,前往西安商讨红军改编问题。

出发的时候,周恩来带了参谋处的张云逸、孔石泉,以及12名随行警卫。车队从延安出发,一路颠簸,到劳山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劳山,位于延安甘泉县北部,山路崎岖,山谷深邃,四周空旷寂静,感觉上就像是大自然在暗示着什么。



本来,大家计划穿越劳山之后好好休息,但因为周恩来第二天有个重要会议,大家决定加快速度,通过劳山后再停下来整顿。为了安全起见,副官陈友才特意调整了车队的顺序,让周恩来和张云逸、孔石泉坐在中间那辆车,留下了警卫战士们分布在前后两辆车中,确保周恩来的安全。

车队刚进山,就有种不太对劲的感觉。陈友才心里一紧,他发现周围出奇的安静,连一丝鸟鸣声都没有,这种寂静让人浑身不舒服。直觉告诉他,前方可能有埋伏。

但问题来了,周恩来的行程是绝对保密的,连警卫局的汪东兴都只是在临出发前才得知具体路线,怎么可能会有敌人提前得知?陈友才心里闪过各种疑虑,但他还是决定小心行事。

他迅速停下车,跑到周恩来车上,低声说:“副主席,前面好像不太对劲,您听,这附近太安静了,很不正常。”周恩来沉思片刻,仔细查看四周,突然眼尖地捕捉到一道闪光。他立刻大喊:“掉头!快回去!”但已经太晚了,随着一声枪响,周围的宁静瞬间被打破。

一大堆巨石从山顶滚下,堵住了车队的去路。与此同时,山上的敌人开始对着车队扫射,周恩来车上的司机当场中弹,车辆失控,朝悬崖冲去。在生死关头,周恩来和随行人员迅速跳车逃生,车辆最终冲进了悬崖。

“周副主席小心!”这时,周恩来旁边的警卫战士立刻扑向他,挡住了飞来的子弹。这个年轻的警卫战士曾和陈友才开玩笑,说自己一定会“把鬼子赶跑再回去”。然而,他最后却永远地倒在了战场上。

另外两辆车也陷入了困境,车胎爆了,山上的敌人随时可能下山。情况越来越紧急,周恩来决定放弃车辆,分散撤离,争取时间向根据地汇合。

这次遇险,四个人侥幸活了下来,其他警卫战士全部牺牲。周恩来痛苦不已,但他的脑海里还有一个疑问:到底是谁泄露了行程?中央迅速成立调查组,任务明确:找出内奸。



谢滋群接手了这个任务,他很快锁定了几个嫌疑人——毕竟,能掌握周恩来出行路线的,只有少数几个内部人员。调查很快揭露出敌人并非简单的山匪,而是有一定军事训练的正规军。更重要的是,敌人对劳山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撤离速度极快,这表明他们很有可能是当地的居民或与劳山有紧密联系的人。

继续追查,谢滋群很快发现了线索。这些人原来是土匪,其中领头的李青伍,曾经是劳山一带的土匪“大当家”。李青伍起初被当地村民收养,但不满贫困的生活,便跑去当土匪,几年后凭借抢劫成功积累了权力,成为了山上的“头领”。国民党一度收编了李青伍,但因为他曾是土匪,始终没能得到重用。

就在此时,国民党找到李青伍,告诉他周恩来会经过劳山,并承诺如果他成功刺杀周恩来,就能得到加官进爵的机会。于是,李青伍带领手下在劳山埋伏,准备“迎接”周恩来。

更让人震惊的是,泄露周恩来行程的内奸竟然是冯长斗——一个曾在党内表现得无比正直的人。冯长斗起初因为英勇和为人仗义,迅速赢得了同志们的信任,但铁证如山,真相却是他早已为个人利益背叛了组织。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么多年,冯长斗居然一直隐瞒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借着虚假的正义感打入共产党。

这件事对周恩来来说,不仅是一次生死考验,也暴露了党内的巨大隐患。这次背叛让他深刻体会到,战斗不仅仅是在前线与敌人对抗,内部的“敌人”同样值得警惕。而这背后的历史教训,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谁才是真正可以信赖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