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四川某土地改革工作小组来到当地地主傅德辉家中检查,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今借傅德辉同志大洋一百元整,日后当即奉还——朱德。”



看到落款处的“朱德”二字,工作人员大吃一惊,连忙将这张纸条拿回了县委。县委书记张大民非常重视此事,他担心这会影响到朱德的名誉,立马将此事上报中央。

朱德听说后,当场作出批示:“请傅德辉同志来北京一叙!”

朱德为何会向地主借钱?他和傅德辉到底是什么关系?

朱德和傅德辉相识于德国,当时两人共同在德国留学,朱德家境贫寒,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出身优渥的傅德辉得知朱德生活拮据,经常伸以援手,帮助朱德改善生活。

后来,朱德生了一场大病,身边没人照顾,傅德辉立马将朱德接来自己的公寓,亲自照料,担心朱德落下功课,每天都去帮朱德上课,记好课堂笔记,回来交给朱德温习。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13年,朱德母亲去世,可囊中羞涩的朱德连一张回家的船票都买不起,傅德辉知道后,立马给了朱德一大笔钱,帮助朱德回国。

朱德回国后,投身于革命事业,傅德辉则回家继承了家业,两人走上了两条看似永远不会相交的道路,但命运还是安排两人再次重逢。



1934年,红军路过四川,傅德辉收到消息后,立马筹措了一大批药品和物资,送给了红军。

朱德担心牵连傅德辉,没有当面和傅德辉道谢,而是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并相约来日再聚。

没想到这一约就是十几年过去,新中国成立后,傅德辉因为地主身份遭到了查处,土地改革小组在清点傅德辉财产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张借条。

县委书记张大民立马将这张借条递了上去,傅德辉毕竟是地主身份,如果朱德和他私下有来往,势必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即便两人是清白的,也不利于朱德的名誉。

朱德收到当年的这张借条后,当即作出批示:“请傅德辉同志来北京一叙!”

在朱德的亲自关照下,傅德辉来到了北京,距离两人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37年。

朱德见到傅德辉后,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起来:“德辉兄,好久不见!”傅德辉紧紧握住朱德的手,哽咽着说道:“玉阶兄,我们37年没有见面了!”

两位老朋友相视一笑,瞬间回想起了两人青年时期在异国他乡艰难求学的岁月。

朱德准备了几道家乡小菜款待傅德辉,他知道傅德辉爱吃腊肉,将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的腊肉拿出来招待傅德辉,席间傅德辉讲起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得知傅德辉的家产均被查封,朱德忍不住发出叹息。

随后,朱德从口袋里掏出当年的那张借条和100元钱,郑重地说道:“德辉兄,这笔账我欠了你几十年,如今终于还了。”



傅德辉接过借条,忍不住红了眼眶:“玉阶兄,你我之间的情谊,比这一百元钱珍贵多了!”

在朱德的帮助下,傅德辉的处境好转了许多,这张泛黄的纸条,成为了两人友情的见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