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很多在毛泽东晚年的时候陪伴左右的人称,晚年的毛主席可以说是多愁善感的,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流泪。其实从很多毛泽东的书和诗中可以看出一二,毛泽东确实越到晚年情感越丰富了,那么他又是为什么要流泪呢?
七六年的一月,深受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世。周恩来是毛泽东这么多年来最真挚的战友,两人为了国家的建设鞠躬尽瘁了半个世纪。毛泽东在得知了这一个消息之后,心中的沉痛无法言表,身边的人都看着他不思茶饭,只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气氛浓处毛主席也会老泪纵横。总理的追悼大会,是由毛主席来审阅追悼词的。就这份悼词不是很长,但是毛主席却看了很久,而且一边看一边流泪。下午两点追悼大会开始了,毛泽东又何尝不想参加呢?那可是他最后一次见他的战友了,但是那个时候他的双腿已经不能站立,脚也发肿得厉害,根本连鞋子都穿不进去。
每个人都非常的悲痛,毛主席更是不用说了,每个他身边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沉痛和压抑,但是却什么也帮不了他,只能在身边看着毛主席流泪。那几天,他话很少,也一直强忍着悲痛,可是谁又知道到底有多少泪往肚子里面流了呢。
周总理走后许久,毛主席也没能从中缓和过来,到了五六月份他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恶化。一次心肌梗死吓得全国上下都非常着急,经过了抢救才毛泽东才挺了过来,可是他自己是挺过来了,不到一个月朱德却又突然离世了。
朱德的突然离世给毛泽东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就是在这样悲伤难以附加的日子里,毛泽东主动提出要读《枯树赋》。这是毛泽东早年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在这样的时日里,躺在病床上的毛泽东让秘书给他念这首诗。张玉凤后来回忆道,当时她念的很慢,主席好像已经走进了诗中,在诗中体味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