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和徐东阻击战被誉为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其中两个都是在辽沈战役中的。
塔山阻击战是东北野战军为确保锦州攻坚战的胜利,在塔山一线对国民党军东进兵团进行的阻击战。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下辖四个军和一个独立师,即第54军、第62军、第92军、第39军和独立第95师,除此之外还有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持。而黑山阻击战是阻击廖耀湘第9兵团,下辖五个军和一个独立师,即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第71军、第49军、青年军207师,防止廖耀湘兵团向营口方向转进,进而向营口撤退。
从国民党军的部队数量和战斗力上看
廖耀湘兵团拥有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新六军。新一军虽然也属于廖耀湘兵团,但是原新一军中基干部队的新38师已经脱离了新一军的建制,转隶属于新七军,归长春郑洞国第一兵团所属。所以,廖耀湘兵团中的新一军只是一个空架子,徒有新一军的虚名,早已丧失了作为五大王牌的辉煌。但是不论怎么样,廖耀湘兵团的综合实力还是要比东进兵团强出一大截,人数也更多;如果把廖耀湘兵团放到塔山一线,加上廖耀湘本人的整体性战略指挥和以“重庆号”为首的海军火力支援,东野四纵所要面对的压力将会更大,伤亡也将更多,塔山防线崩溃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黑山阻击战的阻击压力和难度理论上高于塔山阻击战。
但是,无奈于廖耀湘在黑山阻击战中攻击过于保存实力,根本没有全力攻击黑山,致使只有向凤武71军一个军参与了攻击黑山的全过程,廖耀湘自始至终都没有派出新22师出战黑山,所以,黑山阻击战的实际压力要小于塔山阻击战。
从整个辽沈战役的战略蓝图上看
在塔山阻击战之前,国民党军在东北还有进行战略决战的资本,在沈阳、长春、锦州还有近50多万兵力;而在黑山阻击战正式打响之前,锦州和塔山的大局已定,国民党在整个东北只剩下一个野战机动兵团,已经丧失了在东北决战的资本,最多只能进行战略退却。可以说从兵力对比和战略蓝图上看,而黑山阻击战相比来看无非是为了扩大辽沈战役的战果,全歼廖耀湘兵团,进而解放全东北。
如果黑山阻击战失败,无非是放跑了廖耀湘兵团,推迟了东北全境和全国的解放时间,但东野的主力和精华尚存;而塔山阻击战如果失败,则会导致东北野战军陷入全面被动,主力和精华也有可能遭到重创,所以,塔山阻击战的困难比黑山阻击战要多。
从防御地形上看
塔山根本就不是山,只是一个丘岭,地形十分不利于防守。此外,塔山距离渤海湾很近,会同时受到来自海上和空中的重火力打击;而黑山身处辽西腹地,周围河流纵横,廖耀湘兵团很难展开,防守相对容易,因此,塔山防线崩溃的可能性比黑山防线要大。
综合上述分析,在整个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的重要程度高于黑山阻击战。倘若将东西兵团对调一下,让廖耀湘兵团攻击塔山,让人心不齐的东进兵团出辽西,或许林总真的要启用备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