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市东北角区域发生剧烈爆炸,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腾,将整个城区笼罩在橙红色火光中。

俄军在此次行动中使用一枚重达1.5吨的ODAB-1500型航空热压弹,由Su-34战斗轰炸机投掷。当时乌军第92机械化旅高级军官正在该设施内召开战术协调会议。此次打击摧毁乌军东部战区协调指挥部,造成乌军高级军官伤亡,其中包括该旅旅长及参谋长。

库皮扬斯克市位于乌克兰东北部,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重要补给和指挥中心。俄军情报部门通过信号情报和人员渗透,掌握乌军指挥官集结开会的时间和地点,并采取突然打击。

温压弹命中目标后瞬间形成直径超过100米的巨大火球,随后迅速膨胀形成蘑菇云。与传统爆炸不同,温压弹在爆炸时先释放大量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均匀混合气体云团,然后引爆,产生高温和冲击波,在密闭空间内杀伤力极大。

ODAB-1500型航空温压弹是俄军现役威力最大的非核航空炸弹之一,其有效杀伤面积达500平方米,爆炸后产生的过压区可覆盖半径200米范围,意味着位于爆炸点周围建筑物内的人员生存几率渺茫。

爆炸地点周围约30栋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损毁,其中7栋完全坍塌,远处建筑物的玻璃也被震碎。当地医院接收大量受伤平民,人数仍在上升。

随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发起代号为"冬季风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目标直指驻扎在捷尔任斯克市及周边区域的乌克兰精锐部队。

此次行动中,俄军采取复杂的战术组合,先期部署大量电子战设备,对整个战区实施全频段电子干扰,致使乌军指挥系统瘫痪。乌克兰第110独立机械化旅一名军官透露,通讯设备全部失效,指挥部与前线失去联系,无人机瘫痪,部队陷入混乱。

在实施电子封锁后,俄军展开三面包抄行动。俄军从北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民兵部队从东部、以及俄军从南部同时发起进攻,对捷尔任斯克市形成战略包围,切断乌军补给与撤退路线。

乌军被迫集结在城区内组织防御。在确认敌军集结后,俄军实施大规模温压弹空袭行动。

当日4:30至7:15期间,俄军发射至少112枚各型温压弹,致使整个城市化为废墟捷尔任斯克市及周边地区驻扎的乌军约有数万人,主要为精锐部队。初步估计,此次行动导致乌军伤亡惨重,大量军事装备被摧毁。

乌克兰总统宣布此次行动为"21世纪的战争犯罪",并呼吁国际社会立即采取行动。可以说,捷尔任斯克战役可能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俄军正依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突破僵局,而温压弹成为其选择。

温压弹,又称燃料空气炸弹或热压弹,是一种现代常规爆炸武器。与传统爆炸物不同,温压弹采用二阶段爆炸设计。温压弹首先会在目标区域喷洒或释放高能燃料,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云。随后,点火装置激发这团混合气体,引发爆炸。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使得炸弹本身可以携带更多燃料,提高爆炸威力。理论上,理想状态下的燃料空气混合物可以达到完全燃烧,能量释放效率高于传统炸药。

温压弹爆炸过程产生的物理效应与常规炸弹不同。爆炸中心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足以融化金属材料。压力波作用时间是传统爆炸的数倍。爆炸中心压力可达数十个大气压,能够穿透地下掩体和防护设施。

1.5吨级温压弹的爆炸当量相当于数吨TNT,杀伤半径可达数百米,严重损伤范围更广。报告指出,中等规模温压弹的爆炸当量通常是同等重量TNT炸药的数倍,使其成为除核武器外最具破坏力的常规武器。

在密闭空间,温压弹的威力会被放大。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沿着通道和裂缝蔓延,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即使躲在防护掩体中,也难逃温压弹的杀伤。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通过通风口、门窗缝隙渗透,并在封闭空间内反射,形成压力场,造成致命伤害。

温压弹对人体的伤害机制也极为复杂。除常见的爆炸性创伤外,温压弹还会导致肺部气压伤、内脏空腔破裂、大脑震荡以及内耳损伤。爆炸消耗大量氧气,幸存者面临窒息风险。

库皮扬斯克市指挥部遭受温压弹袭击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坍塌,地下指挥中心的防爆门被扭曲变形,内部电子设备熔毁。传统爆炸物难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如此彻底的破坏,温压弹在都市作战中效果显著。

新一代温压弹正在研发中,下一代温压弹将采用纳米级燃料颗粒和智能扩散技术,有望提高能量释放效率和精确控制能力。温压武器在未来战场上的应用前景广阔,引发国际社会对发展与限制的讨论。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相关军事行动可能涉及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国际法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表示,对人口密集区使用武器令人担忧,所有交战方有义务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生命。他还强调,针对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以及可能造成平民伤亡的武器使用都可能构成严重违反战争法的行为。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发表声明,要求国际专家组进入受影响地区进行独立调查。他指出,温压武器在城市环境中使用时具有无差别杀伤性质,需要评估其对平民造成的影响,确保责任追究机制有效运行。

北约采取强硬立场,直接指责俄罗斯违反公约中关于"禁止或限制使用可能造成过度伤害或具有无差别效果的常规武器"的条款。北约强调,对城市中心的蓄意轰炸,使用先进武器系统,违背战争法则和人道主义原则。

俄罗斯回应称,武装力量严格遵循国际人道法原则,所有打击目标均为合法军事目标。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再次显露无遗。

俄罗斯国防部进一步辩解称,打击行动事先进行详细规划,采用精确制导技术,并发出预警。乌克兰军队将军事设施设在居民区,这才是造成平民伤亡的根本原因。

此次冲突中温压弹的广泛使用可能开创危险先例,引发全球范围内对此类武器的军备竞赛。呼吁国际社会应当开始认真讨论限制和规范高能量常规武器使用的新框架,防止类似悲剧在未来冲突中重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