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如果有人说,在战争中美军士兵竟然会用炸药当口香糖来咀嚼,恐怕很多人听了都会感到完全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竟然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还不是个例,相当普遍。




如果有人说,在战争中美军士兵竟然会用炸药当口香糖来咀嚼,恐怕很多人听了都会感到完全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竟然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还不是个例,相当普遍。
口香糖、香烟和可口可乐,是美军士兵在战争中舒缓紧张情绪的三大法宝。所以,美军的战地口粮中,都会配发口香糖和香烟。美军士兵嚼着口香糖的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在二战期间,平均每个美军士兵吃掉了630条口香糖,为此美国军方总共采购了超过10亿条口香糖。
虽然说口香糖是战争中舌尖上最好的安慰品,但用炸药来当口香糖咀嚼,也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了。
其实并不奇怪,心脏病的急救药硝酸甘油,就可以用来作为炸药的原料。所以,硝酸甘油作为急救药放在舌头下,和把炸药当口香糖咀嚼,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能够当口香糖咀嚼的炸药,并不是硝酸甘油,也不是黄色炸药,TNT,而是一种更先进的炸药——C4炸药。
C4炸药,也叫C4塑胶炸药。这里的C是“配方”的英语“Composition”的首字母,所以C4其实就是配方4的缩写。
C4炸药特指美国在1956年研制生产的“配方4”军用炸药,这是一种在黑索金(RDX)炸药的基础上添加塑性材料制成的军用制式爆炸物。在1956年C4所添加的塑性材料是聚异丁烯,没错,懂一点化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聚异丁烯就是口香糖的基底原料。所以可以说,C4先天就带有口香糖的基因了。



作为炸药,C4是在黑索金这种烈性炸药基础上研制的,尽管添加了聚异丁烯这一类的塑性材料,会在黑索金的颗粒之间形成隔离——纯品黑索金就是一种白色的颗粒物质,从而大幅度降低黑索金的爆炸威力。所以,C4要比纯品黑索金的爆炸威力减弱了不少,但毕竟黑索金本身威力非常大,所以相比TNT炸药,C4的威力还是要更胜一筹。
除了爆炸威力大,C4炸药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稳定性安全性非常非常非常高。别说敲打撞击,就是直接开枪射击,甚至点火燃烧,都不能引爆。所以,有些美军士兵会把C4当作燃料,点燃之后用来加热食物,煮咖啡。
所以C4放进嘴里咀嚼,同样不可能,而且是绝对不可能会引爆,一点都不用担心咀嚼C4会引起爆炸——一句话,尽管放心咀嚼。




而且,C4中本身就加入了聚异丁烯这一类的塑性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随意揉捏、按压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状,所以叫塑胶炸药。这在实战中就具有了非常强的伪装性和隐蔽性,同时,这种超强的可塑性,也正说明C4具有非常好的咀嚼性,想怎么咀嚼就怎么咀嚼,非常减压,能够很好舒缓紧张情绪,这不正是口香糖在战场的作用吗?而且由于C4不含糖分,所以还不粘牙。
当然,C4毕竟是炸药,不是食物,别忘了C4还有一种基本成分,就是黑索金。要知道黑索金不但是烈性炸药,而且还是一种神经毒药,最初是用来作为老鼠药的!也就是说C4是有毒的!
不过,在C4中黑索金的比例不算高,所以毒性就不那么明显,至少远远不如砒霜毒性大,所以光在嘴里咀嚼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如果一旦吞食,咽到肚子里,就会有危险,轻的会出现痉挛抽搐,重的会危及生命。只要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一般还不至于丢了小命。




对于这个副作用,美军士兵也能加以充分利用。在越南战争期间,一些厌战的美军士兵就在执行作战任务前故意吞下C4炸药,然后被送往后方医院抢救,这样就可以逃过上前线了。
当然,大部分美军士兵还只是将C4作为口香糖,利用C4超凡的可塑性,在唇齿之间肆意咀嚼来缓解紧张情绪。所以,美军不得不在C4爆炸物的外包装上,写上“炸药有毒,不能食用”的警示。但这依然无法阻止美军士兵咀嚼C4炸药的行为。
在战争状态下,什么杨疯狂的事情,都是正常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