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件背景

在房产交易中,借名买房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这种行为往往基于亲属关系或信任基础,缺乏完善的书面约定,容易引发关于房屋所有权归属和合同效力的争议。本案发生在北京市西城区,围绕一套房屋的借名买房合同展开,对于明晰此类纠纷中的法律责任和规范房产交易秩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典型范例。

二、案件详情

(一)原告主张

原告林晓娟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一是判令林晓娟和林建国、林晓刚的借名买房合同合法有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一号房屋归林晓娟所有;二是判令林建国、林晓刚协助林晓娟办理北京市西城区一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三是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林晓娟称,她是林建国之次女,林晓刚是她的亲兄弟。2009 年 1 月,她通过北京 W 公司中介购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一号房屋,购房款由她支付给出卖人王浩鹏。该房屋登记在林建国名下 45%、林晓刚名下 50% 的房屋所有权,但实际上都是她借林建国、林晓刚的名字购买的,她是实际购买人、实际出资人以及实际所有权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被告答辩

林建国辩称,不同意林晓娟的全部诉讼请求。第一,涉案房屋系林晓娟和林建国、林晓刚共有,林建国占有45% 的份额。第二,林晓娟和林建国多年来财产混同,林晓娟一直没有收入,林建国退休后为了养家做生意,所挣的钱交林晓娟管理,林晓娟购房款都是林建国提供。

林晓刚辩称,林晓娟用她自己东城区的房屋拆迁款购买的涉案房屋,林晓娟买此房产情况属实。林建国陈述不属实,其没有理由如此对待孩子们,他同意林晓娟的诉讼请求。

(三)法院查明

林建国与赵慧敏系夫妻关系,育有四个子女,即林晓娟、林晓辉、林晓松、林晓刚。2009 年,案外人王浩鹏与林晓娟、林建国、林晓刚签署《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购买北京市西城区一号房屋,标的物价格 91000 元。后林晓娟等人取得产权证载明按份共有,林建国占 45% 份额、林晓娟占 5% 份额、林晓刚占 50% 份额。

为证明借名买房合同关系,林晓娟提交了林建国书写遗嘱、证明等证据。证明载明宣武区一号房权证中共有人林建国共有份额45% 是林建国之次女林晓娟借父亲林建国的名字购买的房屋,该房产中林建国所占的共有份额 45% 应该归林晓娟所有。遗嘱载明林建国私有财产都赠与林某,但因其中的房产是林晓娟借林建国的名字购买的与任何人及林某及其子女无关。

林建国认可上述证明及遗嘱确系其本人书写,但主张当时受林晓娟胁迫书写,因想和林某办理结婚登记,但户口本由林晓娟控制,林晓娟胁迫其书写了上述材料后才肯将户口本交给林建国,林晓娟否认存在胁迫行为。

另外,林晓娟主张购房款系当时林晓娟、吴俊坤和林晓刚取得其他房屋的拆迁款,吴俊坤、林晓刚将拆迁款交给林晓娟,由林晓娟向房屋出售人支付购房款,房屋自交付后一直由林晓娟实际管理使用。林建国认可购房款确系林晓娟向案外人支付,但款项系其支付给林晓娟的,也认可涉案房屋一直由林晓娟实际管理,但称租金用于家庭开支。林建国提供部分银行单据,证明曾多次给林晓娟钱,且林晓娟、吴俊坤也从林建国银行卡中取款,故认为林建国、赵慧敏夫妻与林晓娟、吴俊坤夫妻一直处于财产混同状态。

三、裁判结果

确认林晓娟与林建国、林晓刚之间的借名买房合同关系有效;

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林建国、林晓刚协助将各自所占的北京市西城区一号房屋的份额转移登记至林晓娟名下。

四、案件分析

合同关系认定

林建国书写多份材料均提及房屋是借名登记于其名下,林晓娟才是真实权利人。林建国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其系受胁迫签署这些材料,也不足以证明其支付了购房款。结合林建国书写材料的时间、房屋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房款支付情况,可以认定林建国与林晓娟之间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林晓刚明确表示认可林晓娟的主张,所以林晓刚亦与林晓娟之间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

合同效力及过户判定

上述借名买房合同关系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有效。既然借名买房关系有效,林晓娟要求确认其与林建国、林晓刚借名买房合同关系有效,以及要求林建国、林晓刚协助办理案涉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

五、胜诉办案心得

精准把握法律规定:处理此类借名买房合同纠纷,必须精准掌握合同效力认定、证据规则以及房屋产权归属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借名买房合同有效的条件、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如何依据证据判断房屋的实际归属,为案件处理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在本案中,正是依据这些法律规定准确判断合同关系和房屋归属。

全面收集与审查证据:全面收集和严格审查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至关重要。本案中,对林建国书写的遗嘱、证明、银行单据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进行仔细审查,通过对证据的分析和相互印证,梳理出房屋购买的真实情况和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有力地支持了诉讼请求和法院判决。

深入分析法律关系:深入分析案件中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理清借名买房关系、财产混同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房屋的购买、产权登记到家庭财产往来,准确把握各环节法律关系的变化和相互影响,有助于准确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和法律责任。

注重庭审策略与沟通:在庭审过程中,合理运用证据,清晰阐述观点,针对对方的抗辩进行有力反驳。同时,注重与法官的沟通,准确传达案件关键信息,引导法官全面了解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例如,在庭审中通过对证据的展示和事实的陈述,清晰呈现出借名买房合同关系的成立依据,获得法官的认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