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指挥员周子昆烈士在蜜蜂洞被叛徒残忍杀害。
那时候,他的妻子何子友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两个人的大女儿也就刚会走路不久。
何子友失去了丈夫,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还得忙着工作,生活非常艰难辛苦。
然而面对别人劝她改嫁的好心,她却毅然决然拒绝了,丝毫没有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何子友与两个孩子
何子友和周子昆之间有着怎样短暂却动人的故事?何子友一个人,又会如何养育两个孩子?
何子友不是个普通女人,她是成长在红色家庭当中,志向远大的革命女性,是无数老一辈革命者的同志和朋友。
何子友
她的父亲,因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牺牲。
她目睹父亲的牺牲,心中悲痛之余,更明确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她要继承父亲的事业,要和父亲在同一条道路上奋斗。
所以还没有满20岁,何子友就加入了红军队伍当中,和一群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成长。
红军的革命生活是艰苦的,但何子友却是兴奋且满足的。
这不仅是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追求,感受着一天天的成长,还因为在1936年,她遇到了一个名叫周子昆的男人。
周子昆
周子昆是她的同志,也是组织上的领导,完全可以用一句青年才俊来形容。
两人相遇的时候,周子昆才35岁左右,就已经是团副参谋长。
他所获得的一切,都是自己用实际的工作能力和成绩换来的。
在何子友的眼中,他是个坚强又可靠的男人,不仅有迎难而上的胆识和勇气,还有让人非常向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当时红军主力还颠沛流离,革命未来的道路和方向也还不明朗,但周子昆总是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工作上的挑战。
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管未来是胜利还是失败,他都能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现在的每一分钟。
他身上充满朝气又十分沉稳的气质,深深吸引着何子友。
就像想着离榜样更近一样,何子友总是希望能够离他更近一点,更多的向他学习。
与此同时,何子友身上的气质与气场,也让周子昆刮目相看。
两个人在日渐频繁的交流中更深的了解彼此,两颗心也随着交流的深入而越靠越近。
剧照
1937年,在组织上其他同志的祝福之下,在各位首长的见证之下,他们二人正式结为夫妻。
两个人的人生都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彼此对对方有了更大的责任感。
不过他们的本质还是一对革命伉俪,所以两人非常默契的达成共识,现阶段还是以工作为重,以革命事业为重。
在革命事业忙碌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因为忙着工作,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照顾和陪伴。
左起周子昆、张云逸、叶挺、项英、曾山
但因为两人是心意相通的同志,所以他们不会对对方产生任何怨言,反而会无条件的支持尊重。
在结婚两年之后,何子友和周子昆的大女儿周民出生了。
周民是个非常懂事的小姑娘,就像上天送给他们夫妻的礼物。
周子昆与女儿
小姑娘出生时很少吵闹,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给父母增加负担,简直像是天使一般的小孩。
何子友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很强的女性,从来没有因为结婚或者生孩子而耽误工作。
她总是把自己的每一秒钟都填满,一手抱着女儿,一手处理其他事情。
周子昆尊重妻子的追求,同时也会尽己所能地体谅妻子。
照顾家庭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他明白这一点,但有时候力不从心,所以对俩人就更加愧疚。
最深程度的爱意可能就是心疼吧,这对夫妻,始终在心疼着彼此。
影视剧照
时间来到1940年,中央红军随时需要根据战略情况进行转移,周子昆作为中央的干部,当然要以身作则,跟着一同转移。
但偏偏这个时候,何子友又被查出怀孕,没有办法拖着沉重的身体,和大部队一起东奔西跑。
这倒不是因为她吃不了苦,而是因为她不想成为组织上的负担,不想让别人分心照顾自己。
所以,她听从别人的建议,选择尽量隐藏身份,留在大后方。
这样一来,她和丈夫肯定就会分离。
革命年代,战乱时期,分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两个人能做的,只有祈祷自己的爱人保重自身,等待着未来再相见的日子。
可他们的这一次分别,却迎不来下一次重逢了。
1941年,周子昆和新四军其他干部在蜜蜂洞中,被叛徒残忍杀害,为革命事业而献身。
呼吸停止之前的最后一刻,他可能会想到自己没有完成的革命事业。
可能会想到没有见到新中国太阳的遗憾,也可能会挂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和孩子。
周子昆遇难处
当他牺牲的消息传到何子友的耳朵中时,何子友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晴天霹雳。
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但现实又迫使她不得不接受。
她哭得快要晕过去,但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支撑着她不倒下。
周子昆的牺牲让何子友痛彻心扉,但失去丈夫之后,何子友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完成,所以必须坚强。
革命大业还没有获得成功,她作为一名革命同志,还有工作必须要做。
两个孩子已经失去了父亲,她作为母亲,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何子友与两个孩子
很可怜,她肚子里的孩子成为了遗腹子,一生都没有见到过父亲的模样。
她的大女儿周民,对父亲的印象也并不深刻,并且模糊的印象还有可能随着时间而淡去。
不过,何子友不允许父亲的精神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缺席。
周子昆的遗物
小儿子出生后,她常常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一有空就拿出周子昆为数不多的照片,向他们讲述父亲的故事。
她会告诉孩子们,父亲是民族和人民的英雄,是勇于献出生命的战士,是无愧于天地的军人。
与此同时,她也会非常坦诚的告诉两个小孩,自己在坚持什么,他们又应该坚持什么。
何子友又当爹又当妈,把两个孩子拉扯长大。
她要让孩子们继承自己的意愿,也继承周子昆的遗志,把孩子们培养成祖国建设的栋梁。
一个母亲拉扯两个孩子,这是可以想象的艰难之事,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对何子友心疼不已。
有人曾经试探着向她提了个建议,周子昆也牺牲这么久了,是不是可以考虑重新找一个伴儿,也好让自己有个依靠。
晚年何子友
别人的建议是好心,何子友明白,可是,她没有办法接受。
她斩钉截铁地拒绝改嫁,她的两个孩子,永远都只会姓周。
这是她要守住的一些珍贵的东西,不仅是为周子昆守住,也是为自己的心而守住。
何子友
他们二人的大女儿周民在长大之后,选择了医疗事业。
何子友虽然没有强硬的干涉女儿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但是也从中提出了一些建议,更提出了周子昆对于孩子们的期待。
周民
周民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懂事,既没有选择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完全委屈自己,也没有选择为了自己的追求,而完全忽视父母的期待和国家的需要。
她的存在,就是何子友母爱和责任感最具象化的体现。
2016年,何子友毫无遗憾的离开了人间。
她能够以非常坦然和骄傲的态度,去另一个世界,与自己的丈夫相逢。
这对革命夫妻的故事感人至深,也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情比金坚,这是最为珍贵的感情。
参考资料:
1、风雨忆同舟 问君安然否——记周子昆与何子友——《传承》 2000年第2期35-37,共3页
2、革命伉俪情更深——记周子昆与何子友的爱情——《党史文汇》 2000年第6期26-28,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