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者日寇。
都知道,在这一年,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被统一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简称八路军。而分散在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被统一整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八路军的总指挥朱总司令,副总指挥彭大将军,参谋长剑英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是获得了元帅军衔。
那么,新四军的六位领导人又是什么军衔呢?
由于新四军这支部队比较特殊,在1937年,国共双方都想让自己的人,担任新四军的军长,从而掌控这支部队。
因此,由谁任军长?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都不肯让步。
最后经过协商,由叶挺将军任军长。
为何选他呢?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叶挺是无党人士,同时与国共双方的高层领导,关系密切。
都知道,在北伐战争时期,叶挺是蒋介石最器重的北伐名将,卓越的军事才干,赢得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
在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叶挺脱离蒋介石集团,后于1927年,赶赴南昌参加起义,史称南昌起义。
在这次起义中,叶挺任职前线总指挥,是南昌起义的关键人物。
要知道,当时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老总,在新中国成立后是获得了元帅军衔,而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叶挺,也是有资格授予元帅军衔的。
然而,共和国的十大元帅并没有他。叶挺将军没有获得元帅军衔,是因为在1946年,他乘坐飞机返回延安的途中,不幸发生了事故,享年50岁。
新四军的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是新四军的核心领导人。
项英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是优秀的政工干部。在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留守根据地,率领剩余的红军将士,在南方打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可以说:项英是新四军的核心人物,地位超越了军长叶挺。
周子昆是杰出的军事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建设井冈山根据地,还是红五军团的副参谋长。在抗战时期,周子昆被中央派到皖南地区,协助叶挺,项英,组建新四军。
身为新四军副参谋长的周子昆一人身兼两职,同时还负责新四军的军事训练,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了贡献。
袁国平是杰出的政工干部,可能大家对此人有点陌生。如果提到当时给他担任副手的邓子恢,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没错,党内杰出的政工干部,闽西三杰之一的邓子恢,在抗战初期,是新四军的副政治部主任,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袁国平,共同主抓新四军的政治教育工作。
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的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因遭到叛徒的出卖,惨遭杀害。
新四军的参谋长张云逸同时兼任第三支队的司令员,他也是杰出的军事干部,参与领导了百色起义,还是红七军的首任军长,红军副总参谋长,更是新四军的创建者之一。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获得了大将军衔,也是全军唯一一个,享受元帅待遇的开国大将。
这也足以说明,张云逸对革命的贡献非常大。
新四军的副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在新中国成立后,投入农业建设事业。因此,没有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