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萌 大年初六(2月3日),家住龙华的张先生(化名)还沉浸在过年喜庆氛围中,突感胸闷不适,立即打车赶往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途中,出租车司机发现张先生软瘫在座位上,呼叫无应答、神志不清。意识到情况危急,司机立即将车开到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门口,张先生随即被紧急抬进抢救室。经治疗后,目前,患者已经清醒,进入康复阶段,且未发现明显神经后遗症状。
张先生被送到医院后,医院急诊团队迅速进行快速评估,发现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已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紧急状态。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展开紧急抢救,进行心肺复苏(CPR)、快速电击除颤、气管插管、静脉给药等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同时,为了应对可能需要的体外生命支持(ECPR),急诊科ECMO团队迅速启动紧急预案,第一时间快速集结到位。在超声引导下,医护人员快速建立了股动静脉ECMO预留置管。
经过前后18次电击除颤,患者虽能短暂恢复自主心律,但很快又陷入反复室颤。急诊团队意识到患者遭遇了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电风暴,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该情况不能尽快纠正,患者大概率会遭遇死亡结局或严重的缺血缺氧后遗症。
危急时刻,急诊ECMO团队果断采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的心肺复苏(ECPR)技术。换管、预充、接管转机,仅仅20分钟ECMO就成功开始转机!
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暂时维持住了基本的循环。与此同时,第一时间赶到急诊抢救室现场的心内科黄宇翔主任医师迅速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开通“罪犯”血管,否则预后将非常不理想。因此,他果断决策为患者实施ECMO支持下的介入冠脉造影检查及支架植入术。
患者被送入导管室后,心内科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快速开通了闭塞的右冠状动脉,打通了生命通道。尽管术中患者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但在ECMO的保障下,医护团队得以从容应对。
经过后续EICU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仅仅48小时便顺利撤离ECMO,并在短时间内撤离呼吸机。目前,患者已经清醒,进入康复阶段,且未发现明显神经后遗症状。
这仅是近期龙华区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的多个ECPR案例之一。ECMO技术应用水平是评价医院与地区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在建设具有龙医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急诊急救体系的目标指引下,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ECMO团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ECPR(ECMO支持下的体外生命支持)这一重要领域,龙华区人民医院的撤机成功率达国内先进水平。在院内外的多次心跳骤停事件抢救中,该团队都扮演了重要的关键角色。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通讯员 唐茜 刘奥 廖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