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45岁的李鸿章看到母亲露在轿帘外的脚,忙低声说:“娘,你把脚往回收收。”李母却一脚踢开轿帘:“不孝的东西,你爹都不嫌我脚大,你倒嫌上了!”
李鸿章的母亲没有留下具体姓名,大家都叫她李氏。
说起李氏的来历并不一般,李氏是李鸿章祖父在赶考的路上,捡到的一个弃婴,祖父李殿华见这个孩子可怜,又是一个女孩,如果不管肯定没命了。
李殿华就将这个孩子带回去,交于自己的妻子当做亲生女儿养着。
李家的人口众多,祖上留下的家产渐渐就不够用了,李殿华在养活一大家子时,还欠下不少钱财,但是他这个人讲体面又潇洒惯了,要不是有一个姑舅帮忙,恐怕李鸿章兄弟几个也没办法读书。
被李殿华捡回来的女孩,在李家也渐渐长大。
李殿华这个人并不老就顽固,没有给这个养女缠足,可大了后才发起愁来。
大脚的女孩不好找婆家,李氏小时候又生了一场大病,命虽然保住了却起了一脸的麻子,李殿华怕她嫁到那种乡下门户受欺负。
正发愁时,李殿华发现李氏和自己的小儿子李文华有了感情。
俩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并不在乎李氏脸上有没有麻子。
就这样,养女变成了儿媳,一家人相处的更加融洽了,李氏在家孝顺公婆,养育儿女,一口气给李文安生了6个儿子。
这可把李家开心的不行,这6个儿子中,大儿子和李鸿章都走上仕途,李鸿章最有本事。
家里子嗣兴旺,李氏功不可没。
丈夫李文安是家里的第一个进士,但他是年过40才中的进士,在古代那个平均年纪很短的时代,40岁已经能当爷爷了。
这期间,家里的一切都是李氏操持着。
养育孩子时,李氏也并不是给口饭吃就行,还一直教育孩子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据说,她每次在吃饭前都要开一个小会,就是让孩子们记住要报效国家,做了大官也不要得意忘形。
1868年,李鸿章就任湖广总督,前往武昌上任,他到了武昌后感觉这里的环境十分不错,就想着把母亲接过来享福。
李氏年纪已经很大了,每次出门都要坐轿子。
不过,那种小轿子不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么大,而是一个仅能容纳一个人的小轿子,伸直了腿,脚都能露在外面。
李氏在坐轿子时,因为脚大,半只脚都露在外面。
李鸿章看到后,觉得有些尴尬,让母亲把脚往里收一收。
李氏哪看不出儿子是觉得自己脚大,当即就训斥起儿子,还闹着要回他大儿子那里,李鸿章吓得连忙向老母亲道歉,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