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韦佳喜 于艳学 通讯员 余晓建 王秀宇

雨水节气已过,豫北地区的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新乡县因地制宜,给足水肥,促进小麦春苗茁壮成长。



春寒料峭中,新乡县大召营镇的千亩麦田已焕发生机。2月18日,当地农业农村局派出的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为种粮大户崔国明送来"科技及时雨"。经过仔细查勘苗情、墒情,专家开出"营养处方":松土保墒、精准施肥、适时灌溉等综合措施,让原本略显羸弱的麦苗顿时有了"强筋壮骨"的希望。



"这台装备可是我的'春耕法宝'!"站在崭新的施肥机旁,崔国明脸上洋溢着喜悦。这台集松土、施肥、镇压功能于一体的农机,让传统春管作业焕发新活力:"它能把肥料精准送达麦苗根部,化肥利用率提高了不说,千亩麦田一周就能完成追肥,效率比人工提升近十倍。"




今年新乡县种植有冬小麦30多万亩,由于年前气温整体偏高,有效降水较少,再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增加了部分麦田出现干旱的风险。小麦进入返青期后,当地农户便抓紧展开麦田管理,固定式喷灌机、自走式水肥一体机、滴灌带等灌溉设施各显神通,让小麦吃饱喝足。

“从用滴灌带的效果来说,是非常明显的,节水节肥节人工,降低了成本。以前这个地很不好,这一片地基本上都属于盐碱地,收成不好,现在基本上做到了产量翻番。”站在承包的麦田旁,河南省某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含强深有感触。

“随着气温的回升,目前正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是搭好小麦丰产架子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根据苗情,分类进行管理。有一部分由于没有浇越冬水,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浇水前可以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另外一部分,随着气温升高,病虫害也开始发生,目前发现田间有纹枯病、茎基腐病,需要大家注意。如果冬季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化除的时候一定要等日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防止药害的产生。”新乡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马海平说。

编辑:韦佳喜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