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出川将士伤亡人数为国民党正面战场伤亡人数的1/5,阵亡人数26.3 万人,负伤35.6 万人,失踪2.6万多人,出壮丁300 多万人,占国统区壮丁数1/5,负担经费4400亿元,出自史料(《四川对日抗战》)
瘦骨嶙峋的川军战士
以下是川军死旗,正中写着一个“死”字。
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川军死字旗
八年抗战中,四川还提供了全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财政粮赋……四川人民这段英勇悲壮的岁月,是四川有史以来最光辉灿烂的一段历史。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称四川军队为“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
“川军将士东出夔门、下三峡、入洞庭、赴京口……纵横大江南北。北跨剑门、越巴山、翻秦岭、过关中,涉风陵古渡,北抵恒岳,东趋泰岱,回镇皖浙……奔驰数千上万里,驰骋南北战场,热血洒遍江淮河汉。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
出川抗日的川军士兵
1937年10月,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率七个集团军,另一军一师一旅共40万人开赴抗日前线。川军出川时,正值冬天,天寒地冻,战士们身着单衣,穿着草鞋,头戴斗笠,一人身背一把大刀。步枪百分之八十的全是四川土造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枪支是汉阳造,经常出现卡壳炸膛。轻重机枪少得可怜,更不要说其他迫击炮山炮这些了。就是这样的装备,川军硬是打出了中国的军威、军魂,更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军武士道精神。
川军士兵累倒在地上
川军没有武器、没有纪律、他们有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子弹打完了,上大刀赤膊战,有的部队连大刀都配不齐,更是出现了川军战士拿枪托、柴刀、鱼叉、等各式各样的武器,跟日军拼刺刀。川军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日军望而生畏。川军可以说自8.13淞沪会战后,几乎参加了所有对日的大型战役,他们是真正的在用血肉之躯在抵挡日军的现代化武器。
川军——一支永垂青史的队伍。每每想到川军出川抗战,就想起1938年刘湘将军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的这句话川军是切切实实地做到了。
四川无愧于,无川不成军的名号,开国十大元帅有四名来自四川,祖国更不会忘记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身穿草鞋的川军士兵
以下是
——抗战中川军参战各主要战役一览表——
参战地区以及及指挥官
淞沪会战 上海大场陈家行 第20军、40军,指挥杨森、郭汝栋
太原会战 娘子关、忻门 第22集团军,指挥官邓锡侯
广德泗安之战 广德、泗安 第23集团军,指挥官唐式遵、潘文华
安庆之战 安庆 第27集团军,指挥官杨森
徐州会战 滕县 第27、22集团军,指挥官杨森、孙震
武汉会战 武汉 第22、27、29集团军、第43军26师,指挥官孙震、杨森、杨绍宗、刘雨卿
武宁战役 武宁 第20、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南昌会战 南昌 第30集团军、26师,指挥官王陵基、刘雨卿
襄樊战役 襄樊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中条山之战 平陆县 第47军,指挥官李家钰
随枣会战 随县、枣阳 第22、29集团军,指挥官孙震、王瓒绪
第一次长沙会战 长沙 第27、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枣宜会战 枣阳、宜城、宜昌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晋南之战 茅津渡 第36集团军,指挥官李家钰
第二次长沙会战 长沙 第27、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马当之战 马当 第21军,指挥官陈万仞
上高之战 上高 第30集团军,指挥官王陵基
第三次长沙会战 长沙 第27、3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豫南之战 信阳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
浙赣会战 金华、上饶、横峰、贵溪、鹰潭 第23集团军,指挥官唐式遵
鄂西会战 沙市、宜昌、新安、石门 第29集团军,指挥官王瓒绪
石门慈利之战 石门、慈利 第29集团军,指挥官王瓒绪
常德会战 常德 第29集团军、第20军,指挥官王瓒绪、杨汉域
豫中会战 洛阳、第36集团军,指挥官李家钰
长衡会战 长沙、衡阳 第27、20集团军,指挥官杨森、王陵基
桂柳会战 桂林、柳州 第20军,指挥官杨汉域
独山战役 独山 第20军,指挥官杨汉域、杨森
豫西鄂北会战 襄阳、老河口 第22集团军,指挥官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