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前几天呢,有个读者朋友在评论区,叫胖胖聊一聊关于孩子教育的事,其实,胖胖去年就写过不少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
今天,咱们再扯一扯教育的真正意义。
你说,教育的目的到底是让孩子成为“听话的机器”,还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胖胖的个人理解是,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在暴力和恐惧中勉强屈服。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体罚这个话题。
网上有些时候就会提起这个话题,不少家长甚至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体罚。
胖胖是这么觉得,体罚本身就是对教育最根本理念的背叛。
它的核心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服从,从不服从中用某种手段让孩子服从,而不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近呢,据猫头鹰资讯报道,广东阳江的一实验学校火了,原因呢?
这学校竟然要求家长签字同意一个校规,内容包括: 如果学生犯错,老师可以“适当”惩罚,比如呢,“鞭罚”手掌!一次不超过10下!
还有,“罚站思过”,一次不超过两小时,学校规定学生穿便衣回校,一套衣服的价格不能超过100块,怕孩子们攀比。
那当地教育局的回应是,这个校规是学校私自制定的,教育局没有同意,也不支持,已经要求学校整改。
胖胖实在不能理解这种教育方式背后的逻辑。
不瞒大家说,胖胖是在农村上的学,体罚这种事从小到大都有接触过。
小学一年级,胖胖就因为作业写得太慢没能按时交,老师就让我蹲起,具体蹲起多少下胖胖已经忘记了,后来蹲到一半实在受不了了,早上喝的白粥就直接吐了出来。
上初中呢,虽然胖胖没受过什么错,但胖胖就见过有同学因为迟到或没有胸章或犯了其它错,脖子上挂个比头还重的大黑板,写了该学生做了什么,广播全校,让全校师生围观。
你说,这不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公开羞辱吗?
随着年龄的增大,胖胖看到了历史,看到一些旧电影,像《活着》《霸王别姬》,脑海中总会闪过类似的情节,胖胖在想,你说胖胖初中这位校长是不是有某种“历史情结”吗?
而体罚这种老一辈人的教育手段,居然还能在2025年的学校里堂而皇之地出现,我们的教育究竟在理解什么?
这种教育方式究竟在培养什么样的人?
扯了这么多题外话,胖胖先说说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的“打手掌”这种做法,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任何学校里。
无论怎么包装,强调“适当”的说辞,这种“惩罚”本质上就是暴力。
试想一下,家长签字同意这种事,难道不让人心凉吗?
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打手掌,关键是这种教育方式自带暴力的阴影,根本扭曲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你说,打手掌不超过10下,看起来不算严重,可是这对孩子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呢?
这哪里是管教?这分明是在制造恐惧,制造顺从。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不仅会对学校和教育产生深深的恐惧,甚至会对任何形式的规则产生排斥。
而且,这种暴力教育会不会形成恶性循环?
大人怎么打孩子,孩子就会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或者至少学会服从。
结果就是,暴力成为了“教育”的一部分,而孩子学到的只不过是如何“打”人,而不是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
所以胖胖一直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只会给孩子植入错误的思维方式。
再说说很多觉得体罚正常的家长
胖胖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这种家长在评论区,不得不说,很常见。
很多家长在签署所谓的“惩罚协议”时,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为孩子的教育环境埋下了隐患。
学校拿“家长签字同意”当作遮羞布,而家长却默默配合,难道他们从未怀疑过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吗?
胖胖敢打赌,这些家长大多抱有一种“听话就好”的心态,觉得只要孩子不犯错、不惹麻烦,就是最“好”的孩子。
但这真的是教育的核心目的吗?
让孩子在“群体”中做个乖宝宝,永远只会听话,这样就对了吗?
教育不仅仅是“管教”孩子,而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理解能力与自我完善。
如果教育只是要求孩子服从,不让他们思考,那这种方式注定会抑制孩子的独立性与创造力。
正是这种单一的教育观念,才导致学校做出如此荒唐的规定。
而一些家长呢,由于过于重视成绩、追求短期利益,选择妥协,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
为了让孩子“听话”,让体罚进入了学校,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失误吗?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一个循规蹈矩、不犯错的孩子,而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勇敢担当的人。
那评论区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从小就体罚过来,觉得这很正常。
胖胖想说,这正是因为你们当年接受了不正常的教育,才会认为体罚是一种“常态”。
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体罚成了很多家长认为的“教育手段”。
你们的“听话”背后,可能只是压抑与恐惧,压根谈不上什么独立性和自我认知。
但教育,真的是为了让孩子屈服、服从吗?
如果是这样,那教育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胖胖觉得,教育的初衷应该是引导孩子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并在成长中找到自我。
而不是让他们为了避免惩罚而去做一个“没有错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