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家长应当在孩子需要时为其遮风挡雨,帮他们抵御外界的风雨,然而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费尽周折远离家乡后,却惊觉全世界唯一让他们备受“风雨”的地方竟是自己的家。

许多家长以“为你好”之名,行控制孩子之实,例如有的女孩高考后被迫嫁人,甚至录取通知书都被没收。就连考上211的女孩也难逃父母的打骂,近期就有一段相关视频火了起来。



家长打骂211女儿视频火了,寒门学子最大的坎,是认知低下的父母!

我们必须承认,虽然父母供我们读书上学,但并非所有父母的认知都能指引自己的孩子过上更美好的人生,这其实也并非家长的过错,他们那个年代颇为艰辛,活着便是最大的期望。

家长切不可不知自己的认知局限,还一味地干涉孩子的选择,否则寒门学子确实难以摆脱原生家庭的认知困境。网上有这样一段视频,一位妈妈莫名地对在家中认真学习的211大学女儿打骂起来,认为孩子今年7月份即将大学毕业,不明白她为何还如此勤奋学习。



视频中短暂呈现的是女儿正在平板上做笔记,推测可能是在复习考研或考公的资料。她屡次打断女儿,非说女儿有免费且不用考试的研究生可读,不想去读就是一根筋,非要自己努力。她还做好了被骂也绝不删掉这个视频的准备。

网友们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实在不明白这位妈妈是看了什么视频或受到了没有正规依据的宣传,竟听说有不用考试的研究生,天下怎会有如此好事。果然,寒门学子这辈子要跨越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认知水平低且行动力还强的家长。



据说现在有些家长还以为大学可以包分配,而这位家长日常用以激励自己的话语,比如应该宽心生活、认知要有深度,可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自己孩子时,却一条都没做到。

有时确实令人费解,亲生父母不可能不希望孩子好,可为何家长不愿提升自身认知,还一味地要求孩子犯同样的错误呢?



家长要知道自己有认知局限,否则很容易演变成错位的控制欲

许多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源于此,即父母本身存在认知局限,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不少家长未接受过大学教育,依旧停留在“经历即真理”的认知模式中。比如在孩子选择分科时,家长坚持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当孩子选择大学专业时,他们只倾向于传统理工类,对量子计算、AI训练师等新兴职业却全然不知。他们更难以察觉时代的局限性,且一味追求铁饭碗,这自然会使有自己规划的大学生感到苦恼不已。



再者,家长们的信息渠道较为有限,不像大学生在学校里有广阔且实时更新的信息平台,他们只能通过亲友闲聊、传统媒介来获取信息,从而逐渐形成封闭的认知圈。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学生感觉与家长沟通愈发困难。

因此家长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这些缺陷,避免使其转化为病态的控制欲。当很多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家长却秉持着“安稳压倒一切”的传统观念。甚至曾有新闻传出,连北大的学生因拒绝按父母规划去考公,而被斥责为不孝子。



当认知水平较低的父母又具有教育功利化倾向时,便很容易形成这种错位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家长也应该构建自己的安全感,在完成自我教育后,减少对孩子的情感绑架和道德审判,从控制转变为托举,这才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方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