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之年,也是天津中医药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日前,2025年天津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中医药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为天津中医药事业在新一年的发展提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也为市民群众送出“中医福袋”。

2月16日,天津新闻广播《健康天津 你我同行》节目特别邀请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医政处处长律扬、中医综合处副处长苏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艳军、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院长张勉之做客直播间,与听众一起展望2025年津门杏林,把脉未来,开创新局。



天津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2025年,天津将实现“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让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 全覆盖的中医药服务

全市2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建设中医馆,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 名医堂试点建设

今年将试点建设名医堂,慢性病患者可以在名医堂看上好中医、用上好中药,享受更专业的诊疗服务。

  • 家庭医生签约升级

家庭医生团队将加强中医药人员配置,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签约服务,健康管理更贴心。

  •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老年人: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体质辨识和个性化保健指导。

儿童:为0-36个月儿童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传授摩腹、捏脊、穴位按摩等方法,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 服务内容超贴心

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舌象辨识体质,提供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指导。

儿童:根据不同月龄,指导家长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并传授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

开学了,“四小”问题在天津有了中医药对策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向好,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呈早发、高发新趋势,引发普遍担忧。 开学季到来,天津的中医药对策为“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 近视防控

发挥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防治中心示范作用,以“2+5+16+N”模式,中西医协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

  • 肥胖干预

以天津市中医治未病中心为引领,通过“1+16+N”肥胖中医药防治联盟模式,指导全市16个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中医药干预肥胖工作。

  • 脊柱侧弯治疗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康复中心为依托,联合天津市中医康复分中心、天津市中医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和天津市基层中医药质控中心,开展全市脊柱侧弯筛查和培训工作,形成青少年脊柱侧弯三级防控和推广培训体系。

  • 心理健康探索

2025年,天津将拓展至儿童心理健康领域,中西医结合,全面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同时,继续与教育、疾控、体育等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中医药干预儿童青少年健康试点方案。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抑郁等健康问题,开展专题系列科普活动,普及中医药知识,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广中医药干预儿童青少年健康方案和适宜技术。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抑郁中医药干预工作。积极探索中医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模式。另外紧密结合全市16个区工作实际,指导各区制定完善中医药干预“四小”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中医药干预儿童青少年健康试点工作,让全市所有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中医药干预的红利。

2025年的中医药文化市集在哪里?

2025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持续统筹推进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中医药+文旅+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讲建立“一区一策”工作机制,指导各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特色优势,深挖津门老字号、非遗技艺等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的中医药文化新IP,目前,计划3月份在红桥区启动新一轮市集活动,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将通过“健康天津”微信公众号以及天津市中医药等公众号平台提前发布。

2025年天津中医一附院放大招!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5年,天津中医一附院将开启中医药发展的全新篇章!从重点项目推进到专科品牌打造,从医疗服务升级到中医药文化弘扬,每一项举措都与你息息相关!


RECRUIT

重点项目,夯实发展基石

  • 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 打造中医药领域的“国之重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 南开院区提升改造: 焕新升级,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 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 筑牢中医药抗疫防线,守护百姓健康!

  • 中医药制剂创新与转化中心: 让传统中医药焕发现代科技之光!

  •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青海、石家庄、三门峡、西青区……辐射全国,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RECRUIT

专科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对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中医一附院将:

  • 申请国家领军中医优势专科,提升13个现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内涵!

  • 聚焦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整合名老中医经验与现代技术,形成全国示范性诊疗方案!

  • 推进4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扩大专科辐射影响力

RECRUIT

医疗服务升级,中西医结合再创新高

  • 开设中医特色门诊,推动特色疗法中心建设,提升内外兼治能力!

  • 实施儿科、康复中心、妇科、生殖医学科“提升计划”,全面优化服务!

  • 开展“中医精,西医通”专项和“中西医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提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

  • 建设院士会诊中心,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 深化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开展多学科门诊,满足百姓健康需求!

RECRUIT

科研创新,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崛起

  •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培育行动计划”,启动“认知障碍”“痉挛性斜颈”等专病数据库建设!

  • 强化国际标准引领,立项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吞咽障碍、中风后痉挛等国际标准3项!

  • 推动高质量学术成果发表,增加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产出!

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初具规模

2023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成功获批,被列入了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这是“旗舰”医院试点项目的在建工程,利用南北院区现有建筑进行改扩建,新建空中连廊贯通两个院区。目前南院区呼吸病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空中连廊主体施工已完成。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中医传承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等在建工程均有序高质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整体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2025年,医院还将重点深化一下诊疗服务。


  • 中西医结合急救服务。发挥腹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多学科MDT前移至急诊。特别是胸痛、卒中中心开展心脑联合造影;腹痛中心开展内外科联合诊疗。提高诊疗服务能力及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 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从卒中康复、骨科术后肢体功能康复,扩大到盆底功能康复、腹部手术术后器官康复、脊柱侧弯康复治疗等身体多系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打造体卫融合康复新模式,实现为群众提供体质检测、健身指导、慢病运动干预等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服务。治未病科依据中西医检查及诊断方法,结合服务对象相关临床数据、生活方式、进行健康综合判定,制定个性化健康建议;全科医学科通过报告解读强化慢病管理,做到早筛早治;预防保健科,通过检后随访管理,将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有机整合,形成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的闭环。


记者 | 郭玥

编辑 | 吴昱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