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这首熟悉的童谣在耳边响起,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些年味儿十足的春节。在记忆深处,有一个春节格外难忘,它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那浓浓的年味至今仍萦绕心间。

每年腊月初八,母亲总会早早地起床,开始精心熬制腊八粥。她将糯米、红豆、红枣、桂圆、莲子等食材仔细挑选,放入那口大铁锅中。随着炉火的跳跃,锅中的食材慢慢融合,香味逐渐弥漫开来。我和弟弟妹妹们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望着,时不时问母亲:“粥什么时候好呀?”母亲总是微笑着说:“快啦,小馋猫们!”

腊八粥熬好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香甜软糯的粥。母亲还会盛出一些,送给左邻右舍,大家相互分享着这份甜蜜,欢声笑语在邻里间回荡。喝着腊八粥,食材在胃里化开,甜味却在心底里蔓延。我知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心中满是期待。

腊八过后,家里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扫除。父亲会把家里的大件家具搬到院子里,母亲带着我们拿着扫帚、抹布,把屋里屋外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被擦拭得洁白如新,窗户玻璃也被擦得透亮。我们几个孩子在一旁帮忙递东西,虽然干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打扫完卫生,母亲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大红春联拿出来。父亲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将春联贴在大门两侧,我和弟弟妹妹们在下面帮忙扶着梯子,还不时地指挥着“左边高一点,右边再往下一点”。当崭新的春联贴好,红色的喜庆瞬间弥漫开来,整个家都焕然一新,年味儿也愈发浓郁了。

临近春节,集市上变得热闹非凡。父亲会带着我去赶大集采购年货。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都看花了。

父亲先是去买了几条鲜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然后又来到卖糖果的摊位前,我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花生糖、水果糖。还有那红艳艳的大灯笼、花花绿绿的鞭炮,每一样都让我兴奋不已。父亲还给我买了一身新衣服,崭新的棉袄,漂亮的花纹,穿上它,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除夕那天,天还没亮,家里就热闹起来了。母亲早早地起来,开始准备年夜饭。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当作响,母亲熟练地切菜、炒菜,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她的手下诞生。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糖醋排骨酸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还有那象征着团圆的饺子,母亲会在其中包上几枚硬币,谁吃到了,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气。

我和弟弟妹妹们则在院子里玩耍,放鞭炮。我们拿着小鞭炮,小心翼翼地点燃,然后迅速跑开,听着那噼里啪啦的响声,心中充满了喜悦。父亲母亲在一旁看着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夜幕降临,年夜饭摆满了一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当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时,大家都会欢呼起来,整个屋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而在节目间隙,父亲会带着我们到院子里放烟花。随着一声巨响,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美丽极了。我们仰着头,兴奋地指着天空,大声呼喊着,那璀璨的烟花照亮了我们的脸庞,也照亮了我们的童年。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会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面带微笑,互相说着“新年好”。每到一家,长辈们都会热情地招呼我们,给我们递上糖果、瓜子,还会给我们压岁钱。我们拿着压岁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接下来的几天,便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去姑姑家、舅舅家,和表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玩游戏、聊天,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家常,其乐融融。

那些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它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感受亲情的温度,思索生活的意义。在红灯笼的光影中,在春联里的诗意中,在饭桌前的欢声笑语中,春节的年味从未改变……

尽管如今的春节在形式上有了很多变化,但那份深藏在心底的年味,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永远不会改变。每当回忆起那样的春节,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作者简介



王臻,女,2005年生,广东佛山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喜爱文字创作和编辑排版,曾获校内二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目前加入了校青年媒体运营中心,获金穗·青梅奖“年度最佳编辑”称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